标签:
杂谈文化旅游教育历史 |
分类: 杂谈 |
由红楼而想到施罗。
刚才看到一篇有关红楼梦作者的文章,核心观点是小说后四十回的作者由高鹗更改为无名氏,从学术角度来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做法是正确的,但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看的是内容,谁写的不很重要,差几句话也无关紧要。且,对于目前市面上流传的古典小说而言,有几个是最初作者所撰写的文稿原文和原意呢?原稿多伴早佚,而我们所读到的多为后人假托的。即便是原稿,其作者也并非原撰本人,就拿我们熟知的四大名著吧,水浒的作者是施耐庵,三国的作者是罗贯中,而真实的情况却不一定是这样的。下面,我们甲逻辑来推理一下:
1.施和罗二人为师徒关系,施耐庵比罗贯中大40岁,因地域关系,施为苏州人,罗为太原人,那么也就是说,罗贯中拜施耐庵为师的时候,施耐庵至少要在55岁以上的事了,或更大。而施耐庵活到75岁,也就是说两师徒在一起研究文学创作的时间最多20年。
2.施耐庵开始的时候走的是仕途,是官人不是文人,后因其性格原因才弃官从文,而弃官后施又与张士诚有过私下接触(水浒和宋江的故事原形应该是张士诚起义,108将原形也是元末起义军将领,而梁山应该指的是白驹场,而历史中的梁山和宋江起义在历史起义军中很渺小的),当过智囊,后才真正归田从事文学创作。也就是说水浒的创意应该在他45岁后(《水浒》的原名叫《江湖豪客传》,多年后才改为水浒传)。当时古人的写作条件十分艰苦的,不像现在,有电脑、可打字,有百度、可粘贴,那时完全靠用脑子记、用笔记一些史料和民间传说,而且稿子完全靠毛笔写,这种条件下,想完成水浒这种小说,没有20年的时间是决不能完成的。就是现在我们这种条件,孙皓晖完成大秦帝国还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而且他是完全创作,原工作都辞了。所以,水浒20年只能是完成初稿。
3.罗贯中和施耐庵不同,他是从出道就从事文学和艺术,功底要好于他的老师。假设他20岁时遇见了施,那么当时施60岁,应该水浒的初稿差不多完成了,而罗活到70岁,师徒二人共相处了15年,这15年,水浒和三国的创意和初稿应该差不多了,而施没了后,罗还有35年的创作时间,则无论是水浒还是三国都是可以完成定稿了的。
综上分析,如果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逻辑,那么水浒和三国的作者都应该是罗贯中,而从古至今将水浒的作者都定性为施耐庵,只能说明罗贯中这个人应该是个正直而又善良的人。
六亩小葱 20180307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