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享:拙作《春节随思》,2021年2月13日发表在《济宁散文》

(2021-02-14 19:41:46)
分类: 荣誉共享

王兴龙作品《春节随思》(链接)

(点击链接,即可察看)

 

春节随思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如期而至,这是我们最古老并且最隆重的节日。尽管我们民族众多,幅员辽阔,但是千百年以来,还是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城乡小镇都沉浸在这喜气洋洋的氛围中。

农村的人们比城里人仍显得忙碌一些,商场、超市里购置年货的人们络绎不绝。我驱车到集市上也汇入购物的人群中镇上春节前年集,人们摩肩接踵,甚是拥挤近乎抢购各式各样的农副产品琳琅满目,鱼市肉市摊位也爆满,西北角旮旯处的墙壁上挂满了红红的春联,大榜书福字格外醒目。唯一压缩了的烟花市场,更是拥挤不慎,五彩的花炮,勾起儿时冲动,比着谁的点着捻儿的炮仗在空中最高处炸响谁得了第一,心里美滋滋的,有一种山顶绝顶我为峰的感觉,得意和欣喜溢于言表,十足的春节年味气息。

回到家里,晚上我咀嚼着“春节”二字,怀揣着不应该有的好奇心,在网上翻阅着春节的起源,追寻着春节的足迹。

春节的起源有多种版本,我认为其中一个比较靠谱的版本,说春节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2000多年大约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其实,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已经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规律,循环一周称为一载。“年”的名称出现却较晚,据《尔雅》记载,尧舜时称年为“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称年为“祀”,直到周代才称为“年”。目前,最早的年节因文献不足尚难定论,但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虽然古代民间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到汉武帝时,为了让历法定型不至错乱,创立并实行了“太初历”,以夏历的孟春之月(即今之农历正月)为岁首,称年节“元旦”,“立春为春节。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也因此以固定的日子沿袭下来。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正月,又称端月、孟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正月初一究竟从哪一天算起,在汉武帝之前并不统一。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说,夏朝的夏历把元月作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夏历的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又以夏历的十月为端月,即十月初一为一年之始。这就是史书中通常所说的“夏朝建寅,商朝建丑,周朝建子,秦朝建亥”。直到汉朝的汉武帝,才又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一直沿用到现在。夏历就是所说的中国的农历(阴历),此即与世界通行的西历、公历(阳历)相对比的传统的中国历法。

中国历法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干支纪年法作为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天干十个,比如甲乙丙丁等,地支是十二个,比如子丑寅卯等。先人们将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循环搭配,正好六十自甲子、乙丑开始,至壬戌、亥结束,周而复始,六十年一循环这就是俗称的六十甲子干支纪元法干支纪年以每年春节换年。

庚子就是其中一对,六十甲子顺序中的第三十七位,六十甲子纳音学说中“庚子辛丑,壁上土”。擅长观测的古人很早就发现,每当年份运行到庚子这一年,自然灾害变多,突发事件频频,一些震动世界、影响安定的大事件也容易发生在这一年。2020年庚子年伊始,澳洲大火、东非蝗灾、美国流感惊世界。

2020庚子年爆发疫情的原因,五运天干为庚,岁金太过,燥气流行。六气地支为子,为少阴君火司天,阳明在泉之年。上半年少阴君火主事,属于暖冬。下半年,阳明主事,肃杀干燥。金气过旺,金主肺,所以冠状病毒肺炎在温暖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爆发

庚子年必有大乱,但是却没有事实依据,只不过有一些重达的历史事件都是发生在庚子年,因此人们就说庚子年会大乱。比如1840年,发生了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使得我国屈辱的近代史开始形成,在刘伯温的碑记中也曾提到过“十愁难过猪鼠年,甲子丰收庚子乱”,这可能也就是人们质疑庚子年和猪鼠二年为什么不好过的一大原因。

1840年的60年后是1900年,这一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又爆发了,因此这次事件也被称为“庚子国”。仅如此,在1960年的庚子年时,中国出现了前所未见的大饥荒,接下来三年时间内中国都笼罩在自然灾害和饥荒中。但仍是在1960年,我国完成了“东风1号”的导弹研发,可以说是开创中国战略导弹的第一步,所以说也并非庚子年就没有好事

我想到了许多……

掩卷而思,我心纠结彷徨;庚子纪年,戳痛心头旧伤;

壮饮一杯,好酒还是杜康;佳节欢庆,不忘发奋图强!

随吟七律一首,算作春节随思:

 

虞舜登基拜九川,首创春节气阡阡。

朦胧至夏称“载”“岁”,商代延周叫“祀”“年”。

豪饮银盅甘露液,误看红烛杏花天。

握拳醉亮钢铜臂,庚子不忘过眼前。

注:“载”出律,不改。

本文参阅有关资料,深表感谢。

 

 

 

 

                                                       2021年2月11日星期四

                                                       (农历腊月二十九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