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脏)寒生满病”,成年后,身体因此也日渐不空灵了
(2016-02-26 08:21:33)
标签:
佛学健康健康/保健内心社会 |
分类: 国医说健康 |
“藏(脏)寒生满病”,成年后,身体因此也日渐不空灵了
曾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姨妈家有一只‘九斤黄’品种的老母鸡,很是能下蛋,于是家里就一直养着,就这样一养就是九年。后来,这鸡老的不行了,也不再下蛋了,家里人就打算把这只鸡杀了炖汤。结果亲戚们听说了,都纷纷劝说万万不可这样。大家说这么老的鸡,真要是炖汤吃了,那是有毒的,不但不补身体,可能还对身体有害呢。那时,就知道了要是鸡太老了,它的肉是有毒的,因为它的身体里堆满了毒素。
大家再看看人类自己,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一定是越来越臃肿的,身上皱缩的地方越来越多。这都是因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身体里被填充得越来越满了。用现代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身体里的毒素越来越多了。这也是老年人经常是今天这儿痛,明天那儿胀,尤其是气温下降的时候,这些胀呀、痛呀等问题就马上会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身体许多地方被这些毒素填充后,一定会阻碍气血在经脉中的正常通行。‘不通则痛’,因此身体的疼痛等即随之而来。身体越来越满,健康就越来越容易出现问题(难怪人们一直感叹“有钱难买老来瘦”呢)。
现代人一定也都有这样的感受,成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现自己身体的胀满感越来越常见了。最先开始的是胃肠会时不时的就出现胀满的感觉,还年轻的时候,一般是在受寒了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二日的胃肠胀满感;中年后,可能胃肠的胀满就成为常态了,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很多时候,到点了,自己好像吃饭也可,似乎不吃也感觉不到饿。要是一个人再细心一点,会发现自己的四肢,不知从什么时候,也开始变得有点胀满,以致自己的动作明显迟缓起来,要是这四肢稍微多运动一下,这个胀满感就更明显了……。而且,这个身体有胀满感的地方还会不断的增加呢。
人们都知道,代谢是人体生命的本质所在,代谢的快慢决定了生命的质量,代谢快生命质量相对就会更高一些。因此,人体每天摄入体内的食物、氧气等营养物质,在被身体利用后一定也要同等的将产生的代谢废物等排出体外,这样就能保持身体的平衡,保持身体的健康。但,按照人们一般的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排泄这些代谢等废物的能力会下降,并直接导致了身体的日渐臃肿、胀满。
而导致身体内废物排泄能力下降的根本原因就是身体的代谢变慢了,代谢之所以变慢又是因为代谢的动力变弱了。这个动力,用中医观念来讲,它就是阳气。当人体阳气旺盛时,身体的代谢就一定快,像生长期的儿童,他们的代谢快,身体一直都会是热热的,那身体的胀满感就很少出现。即或偶尔因为受寒了,短暂性的出现了胀满,但也能很快就恢复过来。因为身体里的阳气旺盛,很快就能将引起身体出现胀满感的因素——寒,清理出身体。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身体过了巅峰期后,人体代谢的动力——阳气一定是越来越衰弱的。“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身体阳气旺时,身体内的火就足。火旺了,自然身体内的寒气就难以存留,没有寒气的阻碍,身体的气血运行自然畅行无虞。若是身体阳气日渐虚弱了,那身体内各脏器中的阳气也必定会随之虚少起来。而这个脏腑的运行全赖阳气的驱动,若是脏腑阳气渐弱,不但脏腑运行会驱动不力,而且还很容易令身体里的陈寒渐渐的沉积脏腑中。并且还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脏腑的阳越不足,它沉积的寒就会越重,寒越重,身体阳气的生发就越少。
中医讲,经脉中的气血有规律的畅行不止,身体才会健康而且有活力。若是某处经脉因受寒了(寒则收引)而运行不畅,这个地方随之就会出现胀满现象。而人身的经脉是要循行经过脏腑的,若是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是受外寒了),脏腑出现了寒气,那自然就很容易引发相应的经脉运行不畅,随之而生身体的胀满感。因此,《黄帝内经》中讲,“藏寒生满病”。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里的阳气会越来越虚少,而寒气(陈寒)也一定是越来越重,这也成为了人们感觉着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空灵的直接原因呢。
“寒者热之”,要想让自己的身体保持空灵的健康态,成年后,人们就应该将艾灸、热熨等养生保健方法常态化。因为这是延缓人体阳气衰减、保持身体代谢依然旺盛的最简便而又实用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