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按摩出来的肌肉劳损

(2015-08-04 10:35:18)
标签:

佛学

健康

健康/保健

内心

社会

分类: 国医说健康

按摩出来的肌肉劳损

曾遇到这样一个女性,她说她平时不用干什么活,只需坐在那里看看摊子就好,自己平常也不会有什么特别多的运动,力量型的运动那是压根就不会有的。但这个人身上的肉却显得很是紧实,一团一团的紧紧的长在身体上似的,一般的力量在她身上做分筋手法,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她的这些肉会依然故我的呈现一团团的紧实的状态。后来与其交谈中,她讲到她以前是经常去做按摩的,而且还自己特别能耐受大力,似乎力量越大她才越感觉着舒服似的。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的肌肉越来越紧实了,而且隔个几天不去按摩,就会感觉身体不舒服了。别人说她是按摩成瘾了,她自己也这样看。可事实并不尽然,而是因为这种过度的按摩让她的肌肉出现了劳损。


曾经还听到有一个人讲过,她们夫妻每次去按摩之后,常常会感觉之前不舒适的地方好像还会有加重一样的感觉,持续几天才能好。因此,她们认为有时的这种按摩,可能反而加重了她们身体的劳损,之后,她们就越来越少去做按摩了。


中国传统的中医按摩,确实有放松肌肉、缓解疼痛,治疗一些身体疾患的作用。但随着近来,按摩慢慢演变成一种舒服式的享受之后,其性质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对按摩不再是追求手法的精道,而是追求当时的身体存在感。因此,才有了这样的一种误区:似乎这个按摩者的力量越大,自己身体当时被按片刻产生的痛感越强烈,就意味着这个人的手法越好,而且这种痛能存在上好几天,那就更好了。殊不知,这种让身体有存在感的痛感,其实已经是在伤害人们的身体了。以前就见过一个人直夸一个按摩师的手法好,几天之后自己被按摩的一些地方还有疼痛感。后来一看,这个地方有一块大大的淤青,身体正重吸收着淤血后,这个地方的皮肤呈现出淤青渐退后的那种青黄色。这是典型的一种身体伤,要多有几次这样的按摩,这个地方的肌肉一定会形成劳损。


中医按摩,它所产生的痛感,人们称之为‘舒适痛’,就是按摩及过后,身体会有微微的痛感,但感觉着很舒服。就像有的人做过专业的中医按摩后,他们会这样形容身体的感受,‘就像洗了一个热水澡一样,全身疏通了,一种酥酥的微痛的感觉’


可能是因为要迎合现代人的需求吧,现在的按摩基本是‘唯力量是论’,特别是那些休闲场所。就曾听到一个人这么讲过,“每次去做按摩的时候,都感觉着有点紧张,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用重手法,让人又痛起来,所以时时都得提着那个心似的”。象这种按摩,就很容易造成人体肌肉的损伤,虽然可能是比较轻微的,但次数稍多,也是会形成劳损的。


现代有很多按摩,经常是那种跳跃式的按揉方式为主。这个地方按揉一下,然后跳到下一个地方按揉,就这样一个点一个点的用力按。而人体的肌肉,它在身体基本都是以肌肉群的形式存在的,而且每一块肌肉都有自己的走向,且会有一定的长度。如果要让某块肌肉或肌群放松,就需要沿着这个肌肉的走向,一点一点的按揉让它放松下来,而不是这样跳跃着这儿一下、那儿一下的。这种跳跃式的按揉,会让同一块肌肉的不同地方因放松程度不一样,而造成肌肉在之后的用力运动时更容易出现损伤。


而且当这种按的力量超过一定的度时,这个地方的肌肉就一定会自主的收缩紧张起来,以对抗这个按摩的力量。按的力量越大,这个地方肌肉收紧的程度就越高。人们的肌肉之所以劳损,是因为人们经常长期的保持某一种姿势,这个地方的肌肉长时间的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就像一根橡皮筋一样,长时间的处于拉伸状态,它出现老化、损坏的时间织染就更短。人体的肌肉也是一样的,经常性的大力按摩,被按摩者的肌肉出于保护的本能会经常性的收缩紧张起来,久而久之劳损就形成了。这也是有些经常去按摩的人,会发现自己的肌肉好像紧实、丰厚起来的一个原因呢。


如果身体因经常性按摩,出现了这种近似劳损性的变化时,人们应该减少按摩的次数,并且一定要用专业的中医按摩方式。然后再就是要增加自己的主动运动,多多锻炼,锻炼之后学会做肌肉放松。坚持一段时间,应该能渐渐缓解之前因按摩而形成的劳损。


必要时,特别是年龄偏大的人群,还应该去寻求艾灸等理疗的方式。借助艾叶熏灸时的温热力,让劳损部位有些紧张的肌肉慢慢的在阳热的作用下,加快局部的代谢,渐渐的放松下来。而且,艾叶的熏灸,还能增益人体的阳气,当人体的阳气越来越充盈时,身体的循环代谢越快了,劳损局部的修复也会增快,身体健康质量也将随之提高不少!


http://s15/mw690/001qaIc9gy6UmGPDcaqe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