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换个舒服姿势的人,身体一定虚

标签:
健康健康/保健内心社会文化 |
分类: 国医说健康 |
总想换个舒服姿势的人,身体一定虚
中国的传统教育大家日常要做到“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因为这样对大家的身体健康与行为作风是有很大帮助的。但纵观大家的实际生活,却很少有人能一直做到这样。小时候,小孩多动,什么时候都停不住,这些大人要求的日常行为动作,除了在特定训练时能做到外,其他时候基本都不会有形了。小孩因为小,大家也感觉到情有可原。但,大家也会发现,其实很多大人压根也做不到这一点,尤其夸张的是,很多人无论是站也好、坐也好,总是在那里不停的变换着姿势,似乎总也找不到一个可以令他舒服的能定上几分钟的姿势。
大家应该见过这样的人,只要他坐在那里,不出10分钟,他就会慢慢的向下滑,呈现出让人半躺在那里的姿势,而且一定要让要那里有点顶在椅子的某个部位上才好。哪怕你提醒他,他也会在几分钟后自觉不自觉的又进入到那个姿势。这些人甚至在进行着他比较感兴趣而且投入的事情中时,比如打牌等时,也会自觉不自觉的不停换动姿势,找到一个腰部似乎被顶住的姿势后才能固定那么几分钟,然后再不停的换动其他姿势。
象这种人,大家平常可能只会习惯性的说这人定力不足,总喜欢动来动去。其实,这个背后的原因并不是他真的爱动,甚至从本质上讲,他是很不爱动的,而是因为身体比较虚,每当他固定某一个姿势时间稍微长一点之后,他就会感觉身体有些部位会有说不出的不舒适感,尤其是这个腰部,需要调动一下姿势,让不舒服的那个部位得到一些休息才好。但每个姿势又保持不了几分钟,就会出现一些部位的不舒服,就又要换动了。因此,最后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停的在那里换动姿势。
中医讲,人的这个身体是否强壮,是否能一直保持一个精力的充沛,关键取决于人体气血津液的充足,特别是气的充足。而这个气是无形的,但是却是有神的。比如,大家平常看一个人身体好不好,不是看这个人的肌肉有多少、个子长的够不够大等一些有形的东西,而更多的是看这个人所展现出来的精神状况如何。这个精神,就是由人体的气力决定的。当一个人气力足时,精神状态自然就好,而且反应灵敏,你发出指令,让他做出相应的动作,他都能很快的做到。但是,如果是那种时刻都想着换个舒服姿势的人,可能对于你的指令,除了反应慢之外,可能动作很多时候都难以做到位。
有人曾说过,人的身体其实就是一个充满气后装了一些骨头的皮囊,当气充足时,这个皮囊就鼓得有力而且饱满,你去挤压它成每一种形状都会是那么的饱满有力。但如果气不充盈时,你去挤压它成为某一个形状,可能这个形状做出来就不会那么的到位,而且还不会很饱满。玩过气球的人应该有这种体会。人体依据指令做一些身体动作,就有如自己在将自己的这个身体当气球在捏形状呢。
为什么身体虚的人,在平常生活、工作中总会不停的换动身体姿势呢?
这是因为,人生活在地球,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大家无论是什么姿势,总会有某些部位接触到相应的物体以支撑起这个身体,否则你就无法存在。当人处于任何一个姿势时,总会有身体的某些部位处于放松状态,某些部位处于紧张状态。就如大家坐立在那里,腿部能保持放松状态,但人要保持躯干的直立,这时后背的肌肉(如竖脊肌等)就要保持一种紧张状态。处于紧张状态的部位一定会消耗比较多的气血,如果人的身体相对虚的话,这种气血供应可能就不能更长时间的持续,这时人体就会不自觉的让整个后背慢慢的靠在这个椅背上,到后来甚至是慢慢的躺在这个椅背上,让这些紧张的部位舒缓起来才舒服。可是当他躺在椅背上时,腿部就要用力的支撑着地面,渐渐的腿部又会感觉到乏力、不舒服了,所以几分钟后,他又要再次换动作。
人保持一个姿势,就一定会有更多的气、血等汇聚到这个主要受力的部位去。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比较虚的话,那这个受力部位的气血汇聚量就会越来越少,渐渐不足以支撑你保持这个姿势,这时你就必须不断的换动姿势,以缓解这个部位因气血供应不足而形成的疲劳。
另外,人在保持一个姿势时,那个受力的部位很多时候可能也是受到挤压的部位,外力挤压处的气血循环也一定会因为挤压而循行过来的相对会少一些。这样呢,身体健康的人,因身体代偿能力比较强坚持的时间还可以比较久,但身体虚的人,就很难长时间坚持了,因此就会时不时的去换动姿势以缓解这种疲劳。
其实,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自觉的增加很多不自主的动作,以缓解身体越来越虚后,以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动作现在却容易令人产生疲劳感的事实。比如,很多男人到40多以后走路的时候就开始习惯把双手背在后面来,让背着的双手就像两个支架一样支撑着后背与腰部,以减少人体直立时背部与腰部肌肉的用力。再比如,人成年后,年龄越大,坐下来的时候,越喜欢把脚翘得高高的,让容易疲劳的双腿能更充分的得到休息……
因此,当一个人在生活中总喜欢在那里不停的换动姿势时,说明这个人的身体已经开始有些虚了,而并非简单的习惯的问题。这时,大家应该更细致的观察自己的身体,那个部位更容易累(常见的是腰部),然后再预防性的进行调理,虽然不一定能完全逆转回来,但一定能延缓身体因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虚弱速度,也能慢慢让自己的健康在自己的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