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补丁之美

(2015-12-21 08:58:53)
标签:

母亲

补丁

龚德位

往事

散文

   文/龚德位 发2015年12月13日《遵义日报》第2版《大娄山》  

 子前头走,后面跟着娘的手。

    每当念到这样的句子,我的思绪一下就回到了二十多年前,记得念小学那会儿,我与寨子里的小伙伴们一样,身上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们穿了留下的“破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母亲除了干地里的活,手头的活儿最多的就是为全家人缝补衣裳。

 

    那时的小孩儿,整天都在泥地里跑,衣服裤子常常这里破一个洞,那里磨一个窟窿,双肘处,臀部是最容易破的地方。母亲白天忙碌了一整天,但晚上仍然不能歇息,收拾完了碗筷,母亲便端出装有针线头、麻线、顶针、剪刀的竹篮子,借着昏暗的灯光开始为一家人缝缝补补。母亲往往会根据破洞的大小,找到大小合适颜色相近的旧布块,或者挑几块特别的来进行组合,栩栩如生的蝴蝶、鲜花状的补丁在母亲的一针一线中很快就成形了。母亲的针线活在寨子里非常有名,隔三差五就会有隔壁大婶大妈上门“取经”,或者把自己的“作品”拿来请母亲“斧正”。

 

    那个时候,寨子里的女孩子个个都会针线活,谁的活儿好,人们就会毫不吝啬地夸奖她心灵手巧。父辈们也会要求她们把针线活的功夫一定要练到家,即便以后嫁出去了也不会受到别人的指指点点。农闲时节,左邻右舍的乡亲都喜欢聚集在一起,男人们搞一些竹编挑上街换点钱贴补家用,女人们则坐在一起不是纳鞋底,就是缝补衣裳。大家有说有笑,聊家常,话收成,其乐融融,热闹非凡,这是那时农家小院里最独特的一道风景。

 

    母亲常常教育我们,穿衣服不怕破,就怕脏。穿衣讲究的就是一个整洁,衣服再破,补丁再多,照样可以穿出个人样来。我是穿着补丁衣裤长大的,母亲勤劳节俭的习惯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那时候由于家里比较穷,我的很多衣服都是哥哥穿了剩下的,有的衣裤是补了一层又一层,密密麻麻的补丁用现在的眼光看来就是一种无以言表的行为艺术。实在不能穿的衣服母亲也绝不会扔掉,她总会把这些不能再穿的衣裤用剪刀把它裁剪下来,再剪成块状,一层层地糊上玉米糊,晒干了做成布壳,再用布壳来做手工布鞋,绝不允许有布料浪费的现象发生。

 

    这些往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每当我挑灯夜读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低头专注缝补衣服的场景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就像一位伟大的建筑师,无论多大的破洞,她都能用她的贤惠与隐忍之心把它修补成一种艺术之美——属于哪个时代挥之不去的补丁之美。 

     http://epaper.zyol.gz.cn/zyrb/html/2015-12/13/content_275418.htm

    编:563000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杨柳街39号文化小学     龚德位   (收)

    

   附后:查看 博主更多文章 给博主留言喜欢我博客的朋友可以加我QQ:670821459(注明博客),也可以加入“老龚有话QQ群:176386609(注明博客)进行交流讨论,热忱欢迎大家光临!欢迎媒体选稿用稿、个人荐稿、策划约稿、宣传推广、广告合作、专栏合作、情感倾诉等请联系,邮箱:670821459@qq.com QQ:670821459

 老龚微博关注:http://weibo.com/gongdewei386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幸福使命
后一篇:原始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