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一壶月光庆中秋

(2016-10-10 00:20:18)
标签:

中秋节

吟诗赏月

龚德位

唐诗宋词

随笔

   文/龚德位 发2016年9月19日《现代教育报》第14版《教育史话》 

 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在两汉时期已初具雏形,盛行于唐宋时期,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

 

  在唐宋时期,每逢中秋时节,人们往往会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泛舟饮酒,吟诗作对,观赏祭拜,寄托相思。著名的有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五言诗《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具体描绘了诗人彻夜难眠的情境,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深情,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微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首诗则记述了759年(乾元二年)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一带处于战乱之中。当时诗人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诗人只能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的是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的同时,更为国家的悲怆而感到痛心。

 

  诗仙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反映了诗人政治上的失意、还流露出受人排斥的孤独与郁愤。

 

  到了宋朝,中秋赏月的诗词歌赋达到了又一个高峰,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当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天晚上,苏轼喝了一夜的酒,趁着酒兴,挥毫写下了这不朽的名句。虽也倍感孤独,但词人笔锋一转不道凄凉,反说只要大家都健康地活着,虽然人隔千里,照耀我们的还是同一个月亮,表现了极其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词人还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他说月亮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也有亏损残缺的时候,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

 

  中秋月圆,月圆中秋,吟诗赏月,赏月吟诗,何不快哉?

       http://58.128.228.214/epaper/xdjyb/2016/09/19/A14/story/357116.shtml

 
    邮编:563000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杨柳街39号文化小学     龚德位   (收)

 

   附后:查看 博主更多文章 给博主留言喜欢我博客的朋友可以加我QQ:670821459(注明博客),也可以加入“老龚有话QQ群:176386609(注明博客)进行交流讨论,热忱欢迎大家光临!欢迎媒体选稿用稿、个人荐稿、策划约稿、宣传推广、广告合作、专栏合作、情感倾诉等请联系,邮箱:670821459@qq.com QQ:670821459

 老龚微博关注:http://weibo.com/gongdewei386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二与八九
后一篇:别惦记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