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忆家乡挂面香

(2015-10-19 23:30:22)
标签:

挂面

母亲

龚德位

情结

美食

   文/龚德位 发2015年8月15日《新民晚报》第C22版《夜光杯》

 得小时候我们村连续干旱了几年,稻田里灌不上水,寨子里的家家户户都指望地里的干粮下锅,那个时候餐桌上吃得最多的便是用小麦换来的面条。

  
  面条这名字是现在人们常叫的,那时候乡亲们都称它为挂面。它的要义在于“挂”,主要是指它加工的时候把擀好的成条状的“条”挂在竹竿上进行晾晒,让湿面成型,然后再一捆一捆地用牛皮纸包裹起来,故而称为“挂面”。
  
  那时寨子里很多人家都缺粮,餐桌上总是米饭与面食搭配起来,吃一顿米饭,再吃一顿面食,其中煮挂面最为常见。每逢赶集的时候,乡亲们总会在背篓里背上几十斤小麦到集镇上去换挂面回来放到家里以备口粮之需。
  
  由于生活过的很艰苦,很多家庭平时都买不起肉,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见到荤腥,常常煮的挂面都是清水挂面,讲究的人家会把萝卜、土豆、白菜梗等蔬菜切成丁,放到锅里用菜油炸至八成熟捞起来作为臊子。母亲为了让我们也能偶尔尝尝鲜,在过节气的时候总会精打细算,一定想方设法留出一点钱来给我们哥俩买点肉,拿回家切成丁,锅里放上油,先把花椒炸香捞出,放进肉丁煸炒至肉色发白,待油渗出后盛出来,放上辣椒面和蒜泥等调料,再把切好的豆腐丁放到锅里炒出香味放进陶罐里存起来,这便是我们儿时最期待的挂面肉丁臊子。
  
  每逢家里来了重要的客人,煮挂面待客也是常有的事。煮挂面较煮饭要方便许多。母亲往往会去鸡笼里拾几个鸡蛋来煮成鸡蛋面,再丢进几张青菜叶子,这样煮成的挂面便是待客的高规格配置了。
  
  现在想想,离开家乡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有时间再回到家里母亲也照常会给我煮一碗鸡蛋面或者肉丁臊子面。吃着这美味的挂面。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挂面丝儿长,味道情更深”,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即使能吃到山珍海味,也远不如母亲那碗肉丁臊子面光滑筋道,那样滋味绵长。
 

     编:563000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杨柳街39号文化小学     龚德位   (收)


 

   附后:查看 博主更多文章 给博主留言喜欢我博客的朋友可以加我QQ:670821459(注明博客),也可以加入“老龚有话QQ群:176386609(注明博客)进行交流讨论,热忱欢迎大家光临!欢迎媒体选稿用稿、个人荐稿、策划约稿、宣传推广、广告合作、专栏合作、情感倾诉等请联系,邮箱:670821459@qq.com QQ:670821459

 老龚微博关注:http://weibo.com/gongdewei386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目标与闲游
后一篇:不如远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