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与知识是什么关系?

标签:
智力机能青少年知识掌握史丰收杂谈 |
分类: 心理 智力 学法 能力怎么办? |
《心理 智力 学法 能力100个怎么办?》
智力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人顺利地认识世界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心理条件,也就是说没有智力,人就无法从事认识和参与社会活动,就无法学习和掌握知识。知识是什么?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认识之后的经验总和。没有脱离知识的纯粹智力,也就是说智力是在学习和掌握知识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人不通过掌握知识的过程,智力就得不到发展,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也就是看他掌握知识的快慢程度,因此智力与知识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智力发展的水平与知识掌握的多少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这种正相关性表现的更为突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相关性呢?这与青少年时期,正是人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有关系的。青少年时期,人脑的机能基本上已经趋于成熟,脑量已不可能再有所增加,但是大脑的机能正是处于需要接受大量刺激,接受大量信息和储存大量信息的阶段。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就出现了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的发展水平越高;智力水平越高,知识掌握得就越快、越多。有人说青少年时期是人学习的黄金时期,指的就是智力与知识的这种巨大的相关性。所以在这个时期,你要想得到智力的发展,就必须全身心,用最大的干劲投入到学习中去,去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更多的方法,主动地加强本身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知识学得越多,那么你就会变得越聪明。切不可荒废自己的学业,古语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伤什么?悲什么?不仅仅是伤悲自己没有知识、没有能力,更主要的是伤悲自己的拙笨和愚蠢。因为他少壮没有努力,智力没有得到发展。少年大学生于政,1965年2月生,1981年接到赴美研究生考试的通知后,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学完了没有学过的课程,由于他的智力水平较高,很快掌握了这些没有学过的知识,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赴美研究生,同时也使他的智力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照上面的说法,是不是智力就是知识,知识就等于智力呢?不是的,它们有联系,也有区别,因为智力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与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同步的。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仍然是脑的机能,当脑的机能发展到生理完善程度的时候,即到了青年时期后,就会出现这种不同步的现象。青年期(大学生)人们通过学习与实践,能够迅速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是智力发展速度的增长缓慢起来。不同的青年可能具有大致相同的知识,例如都是大学毕业的合格学生,但是在智力水平上可能存在着相当的差别。有的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很强,而有的人这种能力就表现出明显较低。从中也可以说明,在青少年时期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是多么重要的一个时期,忽略了青少年时期的努力学习,就等于忽视了智力的发展,即使你也能考上大学,但是智力的发展水平是无法弥补的。同样具有大体同等智力的人,掌握知识的多少都有较大的区别。例如,大家都知道的速算专家史丰收,发明了算式,不使用计算机,不从低位算起,而是从高位算起的史丰收速算法。他的创造成功不在于他有多么丰富的知识,而在于他早期智力的高度发展。因此说智力与知识又是有区别的。
从联系与区别中,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人要想发展智力,就要努力掌握知识。只有努力在早期掌握更多的知识,才可以使智力得到较大的发展。但是智力的发展又不单单为掌握知识,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未来。所以在发展智力的过程中,关键的关键是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有了方法,不会的知识可以掌握,有了方法,没有的知识可以创造,不会的事情可以学会,这才是发展智力的根本目的。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分低能的人不是少数,就智力水平看他们未必怎么高。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从本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十几年中,科技的发明、发现要比过去二千多年的总合还要多,知识老化的周期越来越快,大学中所掌握的知识约占实际工作所需的十分之一,其余百分之九十是在实际工作中学习的。光有知识没有能力,没有方法是不行的。可以说在当今社会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就是处理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低的体现。因此我们在处理知识与智力关系时,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重点处理好提高能力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