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科学文化感悟随笔 |
分类: 说天道地 杂文 |
谈谈家庭教育对人格形成的影响---1
在与学生.教师.家长咨询交谈中,他们常问起“人格”问题。我认为人格是人心理状态的总合,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比如:两个在同一学校同一班级的学生,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她)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或总想弄明白不懂的问题,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认知需要非常强烈;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或她)不满意自己的学习状况、性格,经常感到别人对自己不重视,好象在各处都不能起作用,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低。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人格”在指挥他们这样。家长会说:“你怎么这样?不努力!你看看人家不懂得想尽办法弄懂?你气死我!”你的孩子不是故意的,他还没有“故意”的能力,你这种批评会使他蒙头转向。孩子遇到这样的父母,就进入了人生的负螺旋,越陷越深。
家长必须明白,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即先天素质,是婴儿初生时所具有的解剖的和生理的特性,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类型、内分泌腺以及身体外表的特征等。神经过程平衡的人能有效地分配注意力,同时做好几件事情;不平衡的人如兴奋占优势的神经类型则在分配注意力上有一定困难。遗传因素造成人的内分泌的不同。某种成分分泌过剩,容易产生兴奋,分泌不足,则容易产生疲劳,这都会引起孩子个性的变化。遗传因素给了人身体外表,它也会引起人格问题。我们都有这方面的体会。从小时候,我们就把自己的体格、容貌、身体的姿态特征与其他人相比较,总希望自己比别人有更好的身体条件。如果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往往会引起对自己本身的期待或自卑感体验,形成人格。有高达15.3%的独生子女对自己的相貌、体形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的也达42.3%,也就是说,近70%的孩子觉得自己的相貌、体形有点问题或有很大问题。总的说来,人格就是在这个自然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最新研究证明,遗传对人格(总体上)的影响占50%。但是,其人格发展也受个体的生活史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影响。
人在生长过程中有一种注意外界的需要,并与外界相互作用,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对儿童人格发展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什么因素会影响儿童人格的发展?
有哪些重要因素影响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呢?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一直在起着重要作用。
父母的态度 |
孩子的人格 |
支配的 |
消极的、缺乏自主性、依赖的、顺从的 |
干涉的 |
臆病、神经质、被动的、幼稚的 |
娇宠的 |
任性、放肆、幼稚、神经质、温和 |
拒绝的 |
自我显示、冷淡、乱暴的 |
不关心的 |
攻击的、情绪不安定的、冷酷的、自立的 |
专横的 |
反抗的、情绪不安定的、依赖的、服从的 |
民主的 |
合作的、独立的、坦率的、社交的等 |
|
|
|
|
那么您怎么知道您的孩子人格是健康的呢?您不许知道什么是健康的人格?健康人格的人的特点是什么?我的孩子会变成有健康人格的人吗?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有七条标准:
①专注于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
②对父母、朋友等具有显示爱的能力;
③有安全感;
④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
⑤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
⑥客观地认识自己;
⑦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
五个具体的特征:
①
②
③
④
⑤
弗兰克说: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超越自我的人。超越自我的人被概括为:在选择自己行动方向上是自由的;自己负责处理自己的生活;不受自己之外的力量支配;缔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能够表现出创造的、体验的态度;超越了对自我的关心。
人,作为“万物之灵”,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作为社会的人,无论在什幺样的社会形态里,他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离开社会、离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也将不成其为人。
怎样培养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孩子?以后我们将慢慢讨论,欢迎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