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华沙老城。建筑都是后期修复重建的,但这并不影响人们欣赏它的精美。
关于华沙老城修复还有一段故事:当年希特勒叫嚣要在短期内消灭波兰。出于对祖国建筑文化遗产的热爱,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们把华沙古城的主要街区、重要建筑物都作了测绘记录。
战后在重建华沙城市时,苏联人主张要建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新华沙。而许多华沙居民一致的意见,要恢复华沙原有古城的风貌,并最终迫使政府改变了原来的决定。
当恢复华沙古城的消息传开后,流浪在国外的波兰人一下子归来了30万。整个波兰掀起高涨的爱国热潮,人民的家园得到重建,这就是战后著名的“华沙速度”。华沙古城后来作为特例于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表彰他们为世界保护古城作出了榜样。
7、华沙老城的中心广场。18世纪前一直是城市的中心,举办集市。如今广场周围是餐馆、礼品店,咖啡馆。游人可以在老城区慢慢欣赏周边建筑,顺便品尝地道的波兰特色美食。
8、老城中的圣十字教堂。建于1679-1696年,二战时曾在此举行反纳粹起义。教堂在战火中被毁,战后重建。
9、教堂中埋葬有波兰钢琴家肖邦的心脏和获诺贝尔奖的小说家莱蒙特的心脏。
10、老城街道。
11、华沙二战纪念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波兰作为完整的交战国只存在了两周,就沦为纳粹德国闪电战的牺牲品。但素有抵抗外族侵略传统的波兰人不仅建立流亡政府,还积极在国内组织抵抗运动。数十万波兰国内军战士和平民在中欧名城华沙举行大起义,与穷凶极恶的纳粹军队激战63天,虽然最终功败垂成,但仍彰显了“波兰永不亡”的精神。
12、华沙二战纪念馆前的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