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南下134公里,就来到中缅边境小镇——打洛。“打洛”是傣语译名,意为“多民族混杂聚居的渡口”,现在是云南省重要的对外口岸。一条打洛江在小镇旁静静流淌,江的对岸就是缅甸。

打洛江是澜沧江的一条支流,傣语叫南览河,意思是“甘美的河流”。江面宽阔,水流平缓。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这里过着平安祥和的生活。
打洛口岸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就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边贸通道。民国年间,茶商将茶叶经该口岸运出销往国外。出口的主要商品还有纺织品、百货、针织品、五金机械、建材、副食品、农业生产资料等,主要销往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家;同时从这些国家进口矿产、木材、农副产品、药材等。
中缅215号界碑。
来往缅甸的国境小道。小道禁止通行,但是世世代代居住在国境两边的边民仍然悄悄往来。
打洛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森林面积27.1万亩,覆盖率达到45.1%。矿产资源有铜、煤、石灰石、金、锰等。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这是打洛的橡胶林。

这里气候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摄氏21°。小镇四周群山绵亘,森林茂密。
位于打洛镇南约3公里处、中缅交界线218和219两个界碑之间的这棵大榕树名叫“独木成林”。树高约30米,最宽处约120米,32根气根植入土中。树龄在二百年以上,是打洛知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打洛江两岸中缅村寨毗邻。这里居住着傣、哈尼、布朗等族。

两国边民语言相通,服饰相同,一些民族跨境而居,自古有着“胞波”情谊。
瞧这一家子。
镇上的小吃摊点。

菜场。

打洛周围有大片的香蕉园。这里产的香蕉经过处理、包装,发送到全国各地。


打洛森林公园一角。公园就在打洛江边,隐蔽在绿树之中,环境幽深宁静,里面有打洛最高档的宾馆,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