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占有全村女人的男人

(2008-11-12 16:36:14)
标签:

两性

摩索

丽江

男人

女人

游记

感情

感悟

杂谈

分类: 宝宝成长日记

   上个月,我们单位组织去了一趟丽江,这是我第四次来到这个西南古城,经典的景点实在是人多为患,没有可圈可点的旅游记忆。倒是在一个民间开发的景区里遇到了一个可乐的人,听说了另外的一种人生。

  先介绍一下故事主角。

  姓名:不详

  性别:男

  年龄:四十多岁

  职业:村长

  住址:丽江郊区某村庄

  我们在去的路上,导游给我们简要介绍了这个景点的情况,而介绍的方式是从引入本文主角开始的。几年前,这里还是个连大米都吃不上的贫困的少数民族村庄,村民们收入很低,也没有什么人走出去打工赚钱,有一片漂亮的湖。说是湖,但是基本上都是浅滩似的沼泽,土质较软,没有建立度假别墅的条件,与外界的接触很少。也许就是因为贫困与闭塞,原生态的民族风情和空旷的自然风景吸引了很多背包客的青睐。但是,零星的背包客并没有给这个村庄的人带来多少物质的利益,但是好在这个村子出了一个懂得抓住商机的村长,他根据村子的自然条件,组织了骑马和游船的服务,统一对外收费,而他本人也每天承担起了接待游客,招揽生意的角色。据说,在他的领导下,村里的旅游收入迅速提升,村民们的生活条件也明显改善了。

  导游的介绍在我们的脑中形成的是一个“市场经济弄潮儿”,睿智精明的村民代言人的形象,想来应该是大方、整洁、精明、能干的。但是我们下车后见到的却是一个后现代搞笑版的嬉皮士。

  (各位朋友可以对照照片,看我的介绍。)用城里人的标准来看,他是个黑不溜秋、脏不垃圾的家伙,灰头土脸的模样。一副大黑色塑料镜框,没有镜片;胡子剔了一边留了一边;胸前缝着两块布片,一块上面写着“本人招聘老婆一名”,掀起布片,下面写着“条件:处女”,另一块上面写着“同居证”。“既然都有同居证了还找老婆啊”,我们有人打趣他。他不紧不慢地从裤兜里掏出一个红色的烟盒,上面赫然写着“处男证”三个字。

    村长很敬业地给我们介绍了村里的旅游路线,一是骑马环湖看风景和民居,二是坐游船游湖。当然,无论骑马和坐船都是要钱的。鉴于我是吝啬和务实派,走了第三条路线,和几个团友去摘丽江的高原小苹果,既环保又饱口福,当然也正因此我失去了直接听故事的机会,故事下文也都是听骑马的团友回来转述的,而他们也是和村里的马夫聊天听来的。我且写来大家分享,至于真假,各自分辨吧。

  据说这个村长还是村里的妇女主任,一道傍晚,就会拿个大喇叭召集村里的妇女来开会,然后马上挑选留下一个,每天换不同的人。按马夫的说法,他是一到下午就不见人影了,跑去“摩索”(丽江卢沽湖摩索族实行“走婚制”)了。村里的女人回到家什么也不说,但家里的老公多少能猜到些,但是都是敢怒不敢言。这个村长也确实给村里带来了发展,生活改善了,所以村长在这个村子仍然有着绝对的权威。

  我们一开始听说这个故事的时候,都觉得很不可理解。不过,当我们把马夫说的另外的一些信息联系在一起,就发现其实不同人文环境会有不同的人生理解。这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子,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汉族女人嫁进来。听马夫说,汉族的女人太厉害了,后来他们也都不大敢娶。在这个村里,女人的地位还是比较低的,还有一些一夫多妻的家庭。在家里,男人还是比较庸懒的,而女人却需要耕种,抄持家务。这里的人,没有多少传统道德束缚,对很多事情更务实也更淡薄。所以,这个村长才能和全村人相安无事,并且保持权威的领导。

  也许存在就是合理的,至少当事人都不介意。

   

 

一个占有全村女人的男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