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胜利小学附属幼儿园
杭州胜利小学附属幼儿园位于钱江新城,周围是高密度的住宅楼,用地十分有限,不足3700平方米。
然而,它仍然需要满足9个班的规模和多样化的功能。在严格的场地约束下,建筑师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策略,在满足功能诉求的同时,坚持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阳光和活力的空间。
教学单元作为儿童的高频活动空间,将整个建筑体量植入轻微错位但朝南的盒子中,尽可能长时间地获得阳光。
为了解决功能与建筑面积比例之间的矛盾,建筑师借用了地下和屋顶露台的空间。厨房等辅助房间布置在地下室,有天窗、高侧窗、下沉的庭院等充分满足通风采光的需要。一层和二层的屋顶露台是儿童安全的户外活动场所。
地下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立面图
重庆约克北郡幼儿园

这是一个垂直布置的“村落”,小朋友可以在不同标高上感受村落的情景,建筑空间与活动场地的叠加设计亦化解了用地局促的矛盾,促成了各个单元体之间的分离,形成了“邻里关系”。
重庆约克北郡幼儿园位于两江新区约克郡北区,用地南隔城市道路与已建高层住宅区相邻,北侧、东侧为在建住宅区,西侧为城市公园,基地内部相对平坦。
结合用地具体情况与园方的教育理念,建筑师提出了“村落”的概念,希望该幼儿园建成后能成为一个孩子们可以自由探索的“城市村落”。
项目为9班幼儿园,用地面积3330,总建筑面积2701,项目的用地面积相对其班级规模而言较为局促。
考虑到西侧城市公园的景观资源优势,主体建筑最终呈现为U型院落布局,班级作为独立体块叠合布置,体块之间留出缝隙,使其保持
“自由呼吸”之状态。
基本教学单元
基本教学单元的平面布置采用活动室与卧室一体化设计的模式,洗手间、衣帽间以及靠山墙一侧的床位收纳空间共同行了“服务空间体系”。
除了服务空间体系里设置了固定家具及收纳空间,平面内未设置其他固定家具,希望获得更为自由的活动空间,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活动情境,灵活布置家具。
建筑师希望每个班级都能形成一个“家”的概念,每个生活教学用房就是一个独特抽象的小房子,希望小朋友在园中能建立归属感:各个班级不仅在形体上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在材质上也是各不相同,使每个班级单元更个性化,具有一定的可识别性。
建筑模型

一层平面
杭州海潮幼儿园
杭州海潮幼儿园位于杭州市中心上城区望江单元,按规划开设16个班幼儿园。地块呈不规则形状,西北面为高密度居住区,东南面为城市道路。
建筑师希望通过设计策略,在高层建筑和城市道路环绕的环境中为孩子们营造健康快乐成长的空间。
东南面的最大化留白足以进行户外活动。通过后退的形式,建筑体量削弱的同时,营造出了二三层的室外活动空间。
东南两侧的风雨连廊与建筑相连,围合出集中的户外活动场所,与城市道路形成隔离。
空间和流线密切相关,有趣且丰富的空间激发了更多活动的可能性。幼儿园的容积率已达到规划设计要求的最大值。
户外活动场所最大化,东南侧的大片区域留白,没有建筑遮挡,光线良好。孩子们可以在连廊和建筑退台空间中自由穿梭。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