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下封闭楼梯间的自然通风形式,示例分解

(2020-10-16 14:40:13)
标签:

地下封闭楼梯间

自然通风形式

分类: 建筑规范学习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地下室室内外高差不大于10米且不超2层的建筑可以设置封闭楼梯间(住宅套内自用楼梯除外)。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地下室室内外高差不大于10米的汽车库和修车库可以设置封闭楼梯间:
地下封闭楼梯间的自然通风形式,示例分解


下面,我们探讨地下(半地下)室设置自然通风楼梯间的做法:


一、常规做法-设置通风采光井,地下每层设置通风采光窗:

采用窗井(或风井)解决楼梯间通风采光问题,窗井视为室外空间,楼梯间在每层设置开向窗井的外窗,且外窗开启总有效面积≥2。同时,在楼梯间顶部开设面积≥1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

地下封闭楼梯间的自然通风形式,示例分解
(图示1)

设置要点:

1、窗井(或风井)为楼梯间通风的重要途径,因此需复核窗井的最小进风截面积及百叶的有效通风面积,不应小于最小通风面积2的要求。

2、楼梯间应在地下每层向窗井内开窗,且开窗总面积≥2.0。(3.2.1

3、最高部位应设置面积≥1.0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3.2.1

注:根据《防排烟及暖通防火设计审查与安装》(20K607)要求,第3条开口面积可以计入第2条的总面积(具体做法以图集要求为准),但也有地方标准不认同这种做法。建议:可按图集要求执行,有地方规定者,以较严要求为准。


二、仅为地下一层时的特例做法:

根据规范要求,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闭楼梯间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且地下仅为一层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首层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

方案一:首层设置直通室外的疏散门。

地下封闭楼梯间的自然通风形式,示例分解
(图示2)

设置要点:

1、此楼梯间不能与地上楼梯间共用。

2、当设置直接开向室外的门时,此门不建议采用防火门,当设防火门时,不宜设置闭门器。 

方案二:首层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的可开启外窗。

地下封闭楼梯间的自然通风形式,示例分解
(图示3)

设置要点:

首层设≥1.2外窗,此外窗可以代替3.2.1要求的顶部≥1.0 外窗。


三、争议案例:地下2层封闭楼梯间,埋深不超10米(H≤10m),在首层最高部位设置开启总有效面积≥2的外窗或开口。

地下封闭楼梯间的自然通风形式,示例分解
(图示4)

本人认为,方案不妥,主要原因如下:

1、根据规范要求,能够自然通风是不需要机械加压送风的前提条件。

2、地下封闭楼梯间顶部设置开启窗或开口,并不能为埋深接近10米的地下楼梯获得有效通风。

3、本方案并不能满足规范3.2.1的相关要求。


四、错误案例:地下1层封闭楼梯间,埋深不超10米(H≤10m),与地上共用楼梯间,设置有效面积≥1.2的可开启外窗。

地下封闭楼梯间的自然通风形式,示例分解

(图示5)


本案例为错误案例,忽略规范中对“与地上楼梯间不共用”这一重要前提条件。



                                                                                                                                                                                                                                                                                                                                                                                                                                                                                                                                                                                                                           消防资源网  范肃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