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地点
浙江省湖州市
设计单位
蔺科(上海)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匡邑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
总建筑面积
131726.14平米
建成时间
2018
1 概述
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东临嘉兴,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为太湖,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地处在太湖南岸、东苕溪与西苕溪汇合处。下设吴兴、南浔两区,管辖长兴、安吉、德清三县。
湖州文体中心西南侧航拍
2 形象理念
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建制始于战国,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众多历史人文景观,有南太湖明珠之称。
湖州历来是东南形胜之地,历代才子迭出、文风不绝,有“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之誉。
中国书画是一门在毛笔笔尖上流动的艺术,而自宋元时起,湖州之湖笔取代宣笔、成为了中国毛笔的代表后,就一直与中国书画同呼吸。南朝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第一即是“气韵”。气和韵都和“神”相关,故有神气,神韵之说;艺术作品神形兼备,即为“气韵”。本项目以“气韵”“笔触”作为设计源点,以当代建筑技术为载体,再现传统文化之神韵,而非具象。
湖州文体中心南侧
文体含义:执笔运力,落笔成文。设计中富有力度与美感的线条,优雅丰富,各具形态,又同出一势。书法与舞蹈皆是
“力”与“美”的结合,而舞蹈也正是众多文体活动当中对体育与文化之结合表达得最恰如其分的一类。设计师希望藉此意义,体现湖州人民健体、修文的传统城市精神;藉此形态,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城市的激情。
湖州文体中心屋顶俯视
城市意象:湖州历史上属于“三吴”中的“西吴”,地域文化以太湖流域的“吴文化”为主,传统建筑也受到吴文化的深远影响,形成“粉墙黛瓦,山水交叠”的江南建筑风貌。我们希望设计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和阐述,以一种新方式实现人们对传统、生态、山水的认知与互动。当代建筑对传统的回溯不应止于“看山是山”的堆砌符号的程度,中国传统建筑源于人对自然的尊崇和互生依存,建筑的样式仅是表象。
湖州文体中心东侧
湖州文体中心东北角湖面景观
3 平面布局
场馆分布:根据项目用地情况,西侧用地更利于排布体育馆及室外训练场地,集中布置体育功能利于引导人流、减少功能流线上的交叉;东侧布置文化馆、图书馆及配套服务酒店;中部南北贯通,布置带有下沉商业街、空中连廊的市民文化广场,并连接南侧的景观公园、北侧的滨湖广场,形成连贯、有层次感的景观活动空间序列,并呼应北侧吴兴区政府的规划轴线。
在此排布下,项目整体形成西侧为体育场馆区域,东侧为文化场馆区域,中部轴线为市民活动及商业餐饮设施区域的规划形态。
中部市民广场
湖州文体中心北侧
湖州文体中心西侧
湖州文体中心东侧
市民广场:项目设计目标不止于满足体育场馆、文化场馆等基本功能,在承载赛事及文体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将更多的城市市民生活内容注入其中,使之无论在赛时还是赛后,都能获得可持续的生机。甚至,我们也考虑了各功能模块在未来进行有机更新的可能性。
△ 中部市民广场
△ 西北侧航拍
△ 湖州文体中心车库入口
消防流线:项目场地内消防设置为隐形消防环路,平时作为人行的道路可作为消防使用。各场馆周边留出足够场地布置环路及扑救场地,每个场馆均具备独立的消防环路及扑救场地。
△ 湖州文体中心南侧航拍
4 功能布局
吴兴区文体中心主要包括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

文章来源:有方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