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蒲丽萍:《山西省2013年中考历史科目说明解读》

(2013-05-11 00:28:39)
标签:

教育

分类: 中考专栏

《山西省2013年中考历史科目说明解读》

                    山西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蒲丽萍

                                

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山西省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教学改革研讨会现在开始,欢迎各位的到来!我是蒲丽萍,省教科院初中历史教研员,历史研讨会由我来主持。今年研讨会的任务仍然是三项,一、学习2013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科目说明;二、进行典型例题的分析;三、复习课的观摩和交流。复习课的观摩活动明天上午进行。

今天上午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目说明。

考试科目说明,是省教育部门制定的规范中考命题的文件,具有法规的性质。不论是命题人员,还是备考教师,都有义务学习科目说明,这既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负责,也是对省考试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支持。今天各位能来到这里,表明大家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因此,首先我要说:感谢大家,谢谢各位的支持!

今年的历史科目说明这个文件,大多数老师还没有看到,所以,我们先来一起来阅读。

              

                    山西省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目说明

                     一、命题要求

    历史学业考试必须体现历史课程的人文科学性质,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历史学业考试必须体现历史课程的理念和设计思路,有利于推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历史学业考试必须体现历史课程的学科特点,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考试内容与知识目标

    考试内容与知识目标以《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

1.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是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板块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山西地方史知识。对六个板块中四十四个学习主题的内容,教师应进行必要的筛选,删除那些不适合初中生学习的内容,以切实减轻学生的复习负担。山西地方史知识以学习主题的内容为切入口,进行考查。   

    2.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严格执行内容标准的规定。教师应认真研究内容标准,并将其分解为可操作的一系列条目,逐一落实,以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比如: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条可以分解为:洋务运动的目标、人物、主要功劳;洋务运动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两条可以分解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这一条可以分解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表现;概括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意义。 

3.资料来源

    命题以目前山西省使用的三种版本的教材为基本的资料来源。人民教育版、北京师范大学版、华东师范大学版相辅相成,不只拘泥于其中的某一种版本。   

    三、考试题型与能力要求

题型是能力的具体考查形式。2013年中考历史题型将保留课改以来的成果,并使之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大,能力考查全面,设计多种多样。通过选择题,考查学生在“双基”方面的总体水平。

    简答题:主要针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名称、作用、影响、意义等。试题图、表、文并用,设问直接,答案简洁。通过简答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识记能力。 

材料题:就是如何从材料中获取重要的历史信息?一般来讲,材料中蕴含下列一系列关系:史实与观点、目的与意义、原因与结果、动因与后果、措施与作用等。要求学生“依据材料”进行分析,得出结果。通过材料题,考查学生的学科基本能力。 

分析说明题:考点一般为重大历史事件及其相关事件。试题由材料引入,设问循序渐进,答案有较大的灵活性。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的引导,调动和处理相关知识,主动地和有创造性地作答。通过分析说明题,考查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探究题:探究题是研究性学习的纸笔测试,具有研究的性质。依照研究的基本步骤,历史探究题的基本框架确定为“一个主题,三项任务”。

“一个主题”——从时政热点切入确定主题,进而追溯历史,从而体现历史课程的“资治”功能;“任务一  梳理知识”——设计表格和问题,学生须能正确地归类知识和回答问题,从而考查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任务二  解决问题”——提出命题,学生须能运用分析的结果阐明观点,从而考查学生的历史写作能力;“任务三  思考感悟”——提出问题,但不一定设计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考查学生的历史创新精神。通过探究题,寻找一条历史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整合的有效途径。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思品和历史合为“文科综合卷”。历史为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75分。

2.试卷结构

历史试卷分为第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机读卡作答。第Ⅱ卷为非选择题,书面纸笔作答。考试的内容比例和题型分值如下:

 

 

          分值比例

内容及题型

 

 分值分布比例

 

      内容

 中国古代史

15%

 中国近、现代史

35%

 世界史

45%

 山西地方史

5%

 

题型

第Ⅰ卷

 选择题

30

第Ⅱ卷

 简答题(8分)材料题(10分)分析说明题(12分)探究题(15分)

45

  

这就是2013年历史科目说明的全部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