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散记》之二十四:“游伏牛山”

(2014-09-05 18:27:59)
标签:

旅游

文化

分类: 历史探微

        县西多山,伏牛尤佳,有林有水,每艳称之。

        7月27日中午,从烂柯山下来,在漳源吃午饭。酒足饭饱后,我和留堂、马骁马不停蹄,继续前进,直奔伏牛,览山谒庙。

        一提起伏牛山,人们就会想起河南南阳的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那里地质遗迹极为丰富、类型多样,主要是因为保护有恐龙蛋化石等而闻名于世。

        但世人很少有知道沁县也有一座伏牛山。我虽是沁县人,却一直也没有登过此山。

        沁县的伏牛山,俗称老爷山,位于城西13公里处。该山绵延数千里,横跨多个县。它北起武乡县界,西侧是沁源,南达古县、屯留,延伸入沁水盆地。其中高山耸立,层叠回绕,岗阜蟠踞,植被茂密,郁郁葱葱,时有佳气,是太岳山的主要山脉之一,也是沁县境内比较大的一座山脉。

        据乾隆《沁州志》记载:当时“山势巍峨,上有古松数百章,皆千年物。”“下有龙泉神祠,祈雨灵应”。关于伏牛山的得名,据清乾隆《沁州志》记载是:“昔人见神牛隐此,故名伏牛山。”

        伏牛山上原来有“嘉泽显济王庙”,康熙《沁州志》载元人岳至撰写的《修伏牛山庙碑记》云:“庙有泉,泉有龙居,岁时郡人祀之,以禳水旱。”但不载庙始何年。岳至云“初,神绘於壁,威严不足动人。至癸末,沁人景琳赖神庇村者七,佥倡捐资,画塑神像,落成有日。自是,神贶愈彰,乃砻石”,可惜,该碑早已荡然无存。岳至又云:“惟政和封诰云‘神显於天圣间’。”政和”(1111年-1118年)为北宋君主宋徽宗赵佶年号,至岳至撰写《修伏牛山庙碑记》时已有311年。

        此后,明万历年间杨大可《伏牛山泉龙庙记》记载,这里曾为龙泉之神修过祠,又称“西神庙”。据《县志》记载,该庙“在山北偶,历宋金元以讫本朝,相继修葺”。万历甲申(十二年,1584),郡守刘公宗禹欲更新而大之,可惜工未及绪,刘公以入觐行。继而郡守张公嘉绩聿集百工,自殿寝廊廡、神库牲房,皆备极规制,轮换一新。据记载,这次重修的:庙有正殿五间,东西廊房各八楹,门楼三楹,东西耳房各三楹,神库三楹,牲房三楹;新修的有:拜殿三楹,后殿三楹,廊房各三楹,碑亭十座,於万历十五年三月告成。此后,康熙六年,本州知州汪宗鲁见“庙宇久敝,无以妥神”,又加重修缮,使殿寝廊廡,视昔更加。(康熙《沁州志·重修伏牛山神庙碑记》)

        直到清乾隆年间,这里仍然有“古松数百,丛松郁茂”,“伏牛山之阳,泉水涌出”,“庙后孤峰突起,游人登眺其上,无远不见,因名望乡台。台畔有石窟,其中风声隐隐可听。天将雨,洞先出云,因名云洞。”(乾隆《沁州志》)这次登临,因时移世易,山是物非,遗址瓦砾,随处可见,虽后世屡修,而历年既久,倾圮也已甚矣。眼前看到的只有上世纪中在此修建的早已破烂不堪的两排某林场职工宿舍。好在在森林管理人员的指引下,我们目睹了昔日的“云洞”遗址,仿佛也听到了昔日的“隐隐风声”,算是得到一点安慰。再次证明文物是无声的文献,它可以告诉你你所不知道的历史。

 http://s5/bmiddle/001q9u1Xzy6LO4XFW7284&690 
“云洞”遗址

        明清期间,每岁三月十五、十月初一,伏牛山都有庙会,城市乡村绅士军民等及沁、武二邑、襄垣、屯留近沁诸聚,各办香火,诣山致祭。其他献新祈报以事奔走者络绎不绝。

        从现存遗址来看,早在明清时期,这里的庙会应该是热闹非凡。庙前有宽阔的东西大道连接两山,大道下有稳固坚实的通车桥洞,虽然年久失修,风化严重,但其壮观的雄姿仍不减当年。

http://s2/mw690/001q9u1Xzy6LO58KqI181&690

        在伏牛山山巅与沁源交界处,还有一座高峰,海拔1745米,因山上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刻着个大棋盘,因而名曰棋盘山。据县人介绍:春秋时期,晋国宫廷发生内乱,公子重耳避难赤狄,在流亡中与五贤士在此下棋。重耳君臣经常把玩,锻炼他们的作战思想和技能。后来,他们便在赤狄通往晋国的要道之侧的山巅,当年炎帝创制“象戏”的地方,用巨石雕造了一幅巨大的棋盘,并建了一座石亭。因此,县人一直认为这里是中国象棋的发源地,其实不然,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而已。

        在上棋盘之北古代还建有古庙一座,祀火神,相传是炎帝神农氏象天、设五行、演八卦之所。此外,伏牛山中还有很多传说中的的炎帝文化,有《汉书·地理志》所述“羊头山世靡(糜)谷,沁水所出”的羊头山,在今沁县、屯留、长子等县多处都有关于炎帝的故事传说,成为这里永远怀念的农耕文化之内涵。

        因时间有限,天热路远,这次就没有亲临目睹“棋盘山”、“羊头山”、“炎帝祠”的美景,只能下次再来。也可能留点念想,就会成为下次登山的动力。

        伏牛山的美景切实名不虚传,也是沁县人的骄傲,历代文人也撰写过不少歌颂伏牛山的诗文,在此仅录州人吴琪《登伏牛山》诗以作本文的结束语:

叠嶂层峦里,奇观画不成。

断崖千树直,乱石片云平。

鹤泪花知落,龙吟谷欲鸣。

凭高徙倚久,疑在洞天行。

http://s13/mw690/001q9u1Xzy6LO5PC1l27c&690

http://s9/mw690/001q9u1Xzy6LO5UYkEE28&690

http://s9/mw690/001q9u1Xzy6LO63vFYAc8&690

http://s4/mw690/001q9u1Xzy6LO65DTMvf3&690

http://s8/mw690/001q9u1Xzy6LO68aSCb87&690

2014.9.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