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比(bǐ)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说文解字 |
“比”字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常用字,多用来表示“靠近”、“比较”、“比方”、“依附”等义。其实这些都是“比”字的引申义,它的本义应该是“并列”。
从上列甲骨文字形来看,它像两个人并列站在一起。“从”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一个人在前走,后面紧跟着一个人,两个人都是向右。而“比”字则是表示两个人并排站在一起。它是个会意字。金文、小篆的字形与甲骨文字形大同小异。到了繁体楷书“從”,它的形体发生了讹变,变得完全看不出“两个人并排在一起”的会意字形了。“从”是现在通行的简化汉字。
《说文解字》里说:“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前面一句是解释它的字义,是说“比”的本义是“密”。后面一句是解释它的字形,是说两个人前后跟着向前走是“从”字的形状,反过来则是“比”字的形状。现在看来许慎的解释后半部分是对的,而前半部分说“比”的本义是“密”未必准确。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它的本义应该是“并列”。如“比翼鸟”就是指“并列的两只鸟”。“鳞次栉比”的“比”也是“排列”的意思。后来由“并列”引申出“靠近”、“挨着”的意思,如唐代诗人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中所说“天涯若比邻”,就是说西安至蜀川虽远隔千山万水,但就像挨着的邻居一样。由于挨得很近所以又引申出“比较”、“比拟”之义。后来又由“靠近”引申出“勾结”之义,如“朋比为奸”,意思就是说“勾结起来干坏事”。又如《新唐书·李绛传》里说:“趋利之人,常为朋比。”意思是说追逐利益的人们经常勾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