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散记》之九:“赤龙池、大云禅院、清和观”

(2012-11-09 09:34:29)
标签:

文化

分类: 阅读与鉴赏

《故乡散记》之九:“赤龙池、大云禅院、清和观

 

    9月19日上午,本欲回松村上坟。刚出城边,乌云密布,俄而倾盆大雨。冒雨至松村,因草高水大、道路泥泞,已进不了坟地,只好作罢,遂返回县城。

    刚回县城,雨霁天晴,留堂、向明便提议去西乡看看泉水、古建等。我是沁县人,当年居沁时也未到西乡走过几回,以后返乡探亲、扫墓都是来去匆匆,更谈不上游山玩水、欣赏沁县美景了。留堂、向明此议,正合我怀,于是马不停蹄,向西直奔西乡漫水、郭村而去。

  赤龙池

 

http://s9/mw690/4da3c329tce05fba42678&690

    赤龙池是沁县有名的温泉之一,在郭村镇的池堡村,位于沁县城往北2公里处,漳开线贯穿南北。这里山青水秀、交通便利、民风淳朴。赤龙池温泉常年川流不息,据乾隆《沁州志》记载:“有泉窘然深碧,初名大泉,后人见红蛇跃于水中,鳞甲皆现,故更今名(赤龙池)。上有龙王庙。其水东南流20余里至州城入漳河。《通志》载‘鳖池’即此。” 当地人传说是“牛郎织女”神化传说的发源地,赤龙池是七仙女下凡洗澡的地方。这里还有五龙庙、牛郎疙瘩、柴家河等与牛郎织女传说文化有关痕迹。苦无文献可徵。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目前这里已是沁县的自然景观、旅游胜地,有机一定要来看看。

    大云禅院

    沁县大云禅院位于县城西13公里郭村。据碑碣与《沁州志》记载,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47—499),北宁重建,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重修,并命名大云禅院,金崇庆元年(1212)正式敕用,元明清时期屡有修葺。

    寺院座北向南,南北长38米,东西宽24.4米,占地面积927.2平方米,现仅存山门、正殿等主体建筑。寺内现存修寺碑及金代敕赐寺碑,记述金崇庆元年(1212年)乞书寺名经过。http://s10/bmiddle/4da3c329tce060df96ac9&690

http://s12/mw690/4da3c329t7b009bd7090b&690    正殿为寺院中现存的一座主要建筑,广深三间,高台筑殿,平面为正方形,六架椽屋,单檐悬山顶。梁架简洁,斗拱精致,菱形格扇,雕刻华丽。柱础石质,上雕覆莲瓣,花瓣清晰,刻制精细。檐柱的侧角升起显著,殿内四根金柱,梁架斗拱用材敦厚肥实,木作手法古朴洗练。为明、清两代重修时的风格。两山墙壁画清晰可见,人物造型栩栩如生,颜色至今保存尚好。

    大云禅院院内建筑形制较殊、结构华丽、技法纯熟,极具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由于大云禅院的台基台面、四周墙体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损毁,尤其是四清、文革时“破旧立新”时,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局拨款修缮了后墙和屋顶,大架未动,保持原样。

    清和观

    另外,在大云禅院东侧100米的郭村希望小学后院有一座道观,名清和观,创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后来明清两代递修。据现存的清宣统元年重修碑记载,明初毁于红巾兵火后曾重修,清末再被火焚,宣统元年重修。

http://s7/mw690/4da3c329tce061bcc62e6&690  清和观后殿

    清和观后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都是四铺作单假昂,补间还有几朵清代的象鼻栱和龙形栱,梁架为四椽檐桴通搭。近年清和观后殿再遭火灾,大殿东半侧完全坍塌,东山壁画全毁,西山壁画也所剩无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