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涵涵郑玉巧育儿经好习惯养成家庭教育母子关系 |
http://s11/middle/4da30a52tb0ca37c6dd9a&690
前些天训斥涵涵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到现在还后悔的不得了。涵涵有个不好的习惯,自己手里的东西不想要了就扔,扔地上,有时候我感觉她要扔了忙着去接,人家就是不给,非要扔到地上,这让我很上火,我们多次说,她也不听。特别是吃的,有时候吃饭,手里拿着馒头或者其他的吃的,只要不想吃了就扔,我觉得孩子不能这么惯着,不能让她养成这样的坏习惯,于是我就开始给她讲道理,让她捡起来,涵涵不听我说话当然也不捡,我于是黑着脸训斥她,而且还拉着涵涵的手去捡,涵涵看到妈妈这样对她,就开始哭,哭我也没动摇要改变让她改掉坏习惯的决心,涵涵特委屈的哭着扑到我怀里。
有时候奶奶就教涵涵说,一然(邻居家的孩子)吃不完的东西都给奶奶。于是涵涵有时候想起来了就拿着东西递给奶奶,嘴里说着一然都给奶奶了。有时候忘了就还是扔地上,我发现最近不扔东西了,爸爸说有一次他打了涵涵,自从涵涵就好多了,看来有时候还要用点武力,只不过这种办法不能经常使用,孩子的教育还是以讲道理为主。
还有昨天吃晚饭的时候,饭菜上桌,有涵涵喜欢吃的肉和菜,涵涵兴奋的一会指着肉让妈妈夹,一会指着菜让妈妈夹,手指头都戳到菜上了,我多次说不要把手放到菜上,涵涵到想吃的时候还是指着菜让我夹,我不由的大声说,后来训斥她,把手放到菜上,手上的细菌都到菜上了,不卫生,再说了,你的手是不是也脏了,涵涵看看我没说话。我不由的又后悔起来了,赶紧让自己熄火,深呼吸,调整好后,用极其温柔的声音告诉涵涵不能这样做,涵涵也学着我的样子,把手放到距离菜不远处的地方就停止了,而且我们俩像做游戏一样的吃饭喝粥,晚饭在欢快的环境中结束。
所以我觉得有些习惯是可以给孩子讲道理的,孩子改掉这个习惯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能操之过急,让孩子一下子全部改掉,更不要大声训斥孩子。这样孩子会感到委屈、恐惧、害怕,对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郑玉巧育儿经》》里这样说:如果妈妈大声训斥孩子,孩子会“哇”地大声哭起来---孩子害怕妈妈、感到委屈、提出抗议、难以理解等等心里活动,都尽在“哭”中了。而当妈妈拍着宝宝睡觉,给宝宝哼着摇篮曲时,即使宝宝没有睡着,也会安静地倒在妈妈怀里,享受着妈妈的爱抚。这时的妈妈就是爱的港湾。
当妈妈怒视孩子时,孩子会变得安静下来,但眼中会流露出恐惧和不安。如果其他人这么做了,孩子会跑到妈妈身边寻求安全,或躲到妈妈身后探出头来,惊异而紧张地看着这位怒视他的人。妈妈是孩子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当这道防线“决堤”时,孩子就没了安全感。因此,妈妈不要动辄就愤怒。在幼儿眼里,父母是孩子的全部,父母是孩子的保护神。
我们既是孩子的供养者,又是孩子的保护神,还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所以特别是母亲,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让孩子在宽松、和睦的家庭氛围健康成长!
http://s1/middle/4da30a52tb0d01a3a36e0&690
前一篇:万圣节百望山森林公园盛装快乐游
后一篇:深秋之际两位宝贝相约在北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