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慈母手中线

(2022-05-08 09:08:09)
标签:

杂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这首《游子吟》的孟郊,当年足足五十岁了,已到知天命的年纪,这是他写给母亲的一首“迟到的诗”。
  孟郊很小的时候父亲去世,他还有两个弟弟,他的家,在唐朝诗人里是最穷苦的人家之一。他父亲生前是昆山尉,在县里工作,薪俸微薄,去世之后,三男娃要吃饭,要受教育,他的母亲生活有多艰难拉扯大了他们!
  孟郊的母亲真的伟大,再苦再难也没让孩子们中断学习,孟郊六七岁时就“色夷气清”,气度不凡,长大后更是文才出众,母亲鼓励他参加考试,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要出远门了,母亲一针一针给他缝着衣服,针脚尽量密一点,尽量结实一点,因为这件衣服,儿子要穿好久,当时母亲缝衣的景象,深深地留在了孟郊的记忆里。
  我们可能以为,孟郊一走出家门,就靠着才华一举得中,金榜题名,戴着状元帽去迎接母亲了,可真实的人生总是比我们的想象残酷的得多,孟郊的奋斗之路非常的苦!
  他在写给自己的诗里,说了真话:“长为路榜食,著尽家中衣。”——肚子都吃不饱,经常求人赏饭,至于衣服,也只有临行前母亲缝的那一件.......
  老妈给缝的衣服,成了关于家的最深记忆,反复出现在他的诗里。他说到商山的风雪很大,很冷;他还说到出门太久,有的地方还破了;在寒冷的夜晚冻的睡不着,只好等待天明。
  一转眼,少年成了中年,他的朋友王涯、韩愈等都中了进士,韩愈还足足比他小十八岁,孟郊当时愤懑吐槽,诗曰:“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
  永远不会嫌弃他的,是家里的老母,岁月流逝,母亲皱纹深了,眼睛看不清了,拿不了针线缝衣服了,可她一直鼓励着儿子,尽管孩子已年近五十,一事无成。
  贞元十二年,在母亲的鼓励下,两鬓已见斑白的孟郊再次背4囊,踏上征途,韩愈记下了这一幕,他说孟郊“年几五十,以尊夫人之命来集京师,从进士试”。这一次,孟郊终于考中进士。
  四年后,他得到了一个溧阳尉的微小职务,并把母亲接到了身边,作为诗人,他给母亲一个最简单也最隆重的欢迎仪式——诗歌,就是《游子吟》
  这首诗,不是少年之作,不是孩子写给老妈的槽懂作文,而是一场迟到了多年的报答,是一首多年游子和母亲团聚的诗,是一次弥补人生遗憾的欢迎仪式。
  少年人写诗给老妈,多半会写“男儿立志出乡关”之类,大谈志向和抱负。而往往只有经历了世事,体味了人间冷暖,更体味到母爱的珍贵,才会写出沉重如山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郑州的管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