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对蒙氏教育的理解

(2007-06-30 18:25:02)
标签:

蒙氏教育

分类: 蒙氏教育
 

    这么几年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碰到了很多蒙氏班级的幼儿家长和许多蒙氏老师,他们对蒙氏教育的理解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观点,不管是支持蒙氏教育还是反对蒙氏教育的人。
   同样是支持蒙氏教育或相信蒙氏教育的人都有着各种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的不同导致了在教学法上很大的差异,从而反过来影响蒙氏教育的效果。
    一、认为蒙氏教育等同于教具操作。这是一种在幼儿园蒙氏教师身上比较普遍的观点,基于这种观点的教师的确不知道蒙氏教育除了教具操作外还有什么更多的东西,因此他们的教学活动基本是以教具操作为核心的。因此除了上午的蒙氏工作时间外,其余的活动安排包括活动安排所基于的理念都是非蒙氏的(也就是传统教育方式的)。
    二、认为蒙氏教育要和传统结合的观点。基于这种观点的人主要针对蒙氏教育中艺术教学部分不认同,或者根本以为蒙氏教育中的艺术是没有的,所以必须以传统教学中的艺术课程以补充。这种观点导致的课程活动形式和上面有类似的形式,在下午的活动中开展传统的艺术教学活动,并认为这样就可以和蒙氏有机的结合起来了。我想这也太机械主义了。
    三、认为知识学习才是蒙氏教育的主要方面的观点。基于这样观点的人会把蒙氏教育作为一种完成知识学习的工具,而忽略心理品质和身体发展相协调的方面。所以在基于这样观点的蒙氏班级里,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非常注重类似传统教育中的知识的传授,而找到了蒙氏这一不同的有效的好工具。    
    上述这三种观点都反应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到底蒙氏教育思想是什么,其中心思想是什么的问题把握不准确。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就越走越偏了,尽管也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是却不能真正实现蒙氏教育中的理想状态,例如幼儿的正常化状态、真正的纪律、和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
    那么蒙氏教育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基于“专注”的心理特征的出现和发展。这是蒙氏幼儿教育活动中的目标和出发点。不管是蒙氏数学教育中的复杂运算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手眼协调工作都是基于“专注”并发展“专注”。而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也更是如此,离开专注而追求的其他目标都最终导致失败。
    从最初幼儿对某一简单的操作感兴趣而专注操作开始,便标志着蒙氏教育的最初效果的展现,而这只是偶然的,不是自发自觉的。但是幼儿却在这个活动中感受到意志的力量和效果:由于专注而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和满足会强化幼儿下一步的工作,如果这时候幼儿的发展活动受到阻碍则退回到原点。很多孩子由于受到过多的阻碍(实际就是成人的干预)而终生都没有能够发展其稳定的专注品质,因而终生一事无成。如果幼儿能够进入到意志发展的第二阶段,也就是持续的对发生兴趣的工作保持越来越持久和稳定的专注品质时,那么意味着孩子一直在愉悦和成就感中长大,这时孩子的各方面发展也都出现协调和健康发展。那么第三阶段自觉稳定的专注品质就可能出现,也就是幼儿将对于成人推荐的有价值的工作也能保持意志的特征,例如保持安静参加音乐会,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等,这一阶段兴趣不再是主导专注的唯一因素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