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新秀争艳戏博会

标签:
京剧死水微澜戏剧幺姑金士杰越南校园 |
分类: 【上戲新聞站】 |
《解放日报》消息:名家新秀争艳戏博会
(记者 端木复)首届亚太戏博会昨晚在沪圆满落幕。在8天的时间里,除了举办主题工作坊、国际导演大师班、亚太局校长论坛等活动外,还展演了来自美国、伊朗、越南、菲律宾、韩国、日本、台湾、上海、杭州、北京的12部作品。名家新秀同台争奇斗艳,生动展示了亚太地区戏剧创作的勃勃生机。
从先锋戏剧人张广天改编自诗人云中同名诗集的原创新作《野草尖叫蓝靛厂》到上海戏剧学院孙惠柱、卢昂两位教授专为浙江京剧团团长翁国生度身打造的实验京剧《王者俄狄》,再到台湾剧团奇才金士杰编剧的《明天我们空中再见》,名家原创体现了对戏剧舞台实验性的高度重视。如张广天在只有3个演员的诗剧中亲自扮演园丁一角,形象表现了人们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双重夹击下的困境与焦虑。又如金士杰的作品表面上讲述了一个女主播的爱情故事,实际上承袭了他一贯的生死虚实的美学探讨,连场景的拼贴也有着怪诞的诗意。
戏博会给人印象最深的要算多姿多彩、极富创造性的学生作品了。如上戏导演系05级学生集体原创话剧《菩萨岭》,表现的是当代中国农村真实而朴素的故事。同样,韩国综艺大学戏剧学院学生创作的《婆媳之绊》,也生动讲述了母亲、儿子与媳妇之间矛盾冲突。还有美国伊朗学生联袂打造的《小红帽》,告诉观众要关爱战争地区的孩子们,并引导人们认识恐惧并战胜恐惧。上戏戏曲学院2009届戏导、戏音、容妆毕业生集体创作的京剧版《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把莎士比亚经典喜剧用京剧演绎,台上的京韵大鼓、搞笑对话使整台演出充满了别样趣味和青春气息。
戏博会的舞台呈现更是不拘一格。如日本池之下剧团带来的《班女》,沿袭了剧团“想象的戏剧”这一表演方式,将戏剧和舞蹈结合,剧中的花子和实子是镜子里外的两个人,让观众重新客观地关注爱和死。又如越南作品《2222年的人》样式独特,综合了越南传统水上木偶表演与现代飞行木偶表演,并用现代舞和视觉艺术来诠释“谁是因为战争而失眠的人”这一问题。还有取材自《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高加索灰阑记》的美国作品《各就位,叭!》是一部由两个白脸小丑加上音、景相结合的剧目,它所要探讨的主题是关于禁忌的爱情、家庭的忠诚、生与死的抉择。(原载《解放日报》
《人民网》消息:戏剧名家与学生同台“飙戏”
为期一周的“亚太戏剧院校戏博会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这些天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来自亚洲-太平洋地区的13个国家和地区的16所高等戏剧院校参与了这一活动,戏剧展演、主题工作坊、2009国际导演大师班、亚太局校长论坛、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将陆续展开。台湾剧场艺术的主要推动者金士杰与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孙惠柱同时亮出了各自的实验剧作《明天我们空中再见》与实验京剧《王者俄狄》。
名家名作 怪诞诗意与实验京剧
台湾剧团奇才金士杰此次带着他编剧的《明天我们空中再见》来到上海,这部作品是20年前在台湾首演的,此次首次由台北艺术大学的学生班底来沪演出。全剧表面上讲述了一个女主播的爱情故事,实际上承袭了金士杰一贯的生死虚实的美学探讨,场景的拼贴也有着怪诞的诗意。
实验京剧《王者俄狄》则是将京剧的唱念做打与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的故事巧妙结合,上戏副院长孙惠柱和卢昂教授是该剧的编导。“神巫舞”的诙谐、“奔马舞”的英武、“刺目舞”的凄惨,都强调个性化的表现风格和中国韵味。主演翁国生是浙江京剧院院长,他在剧中展示了多种京剧的表演手法,运用近3米长的水袖,并以前扑僵尸、跪腿翻身甩发以及蹉步、跪步等绝技,尝试让传统京剧表现西方题材。
先锋戏剧人张广天的新作《野草尖叫蓝靛厂》改编自诗人云中的同名诗集,表现了人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双重夹击下的困境和焦虑。张广天在这个只有3个演员的诗剧中亲自扮演园丁角色。
学生作品 表现真实与朴素
此次参加展演的12部作品分别来自中国和美国、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戏剧院校。除了名家名作,大部分都是学生作品。
同样是用京剧演绎西方题材的京剧版《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由上戏戏曲学院的学生集体创作,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同名剧作。而由上戏导演系2005级学生集体原创的毕业话剧《菩萨岭》,表现的是当代中国农村真实而朴素的故事,之前首轮演出时曾广受好评。
韩国的《婆媳之绊》曾经获得韩国的第四届“通用-大宇”学校戏剧节的最佳制作和最佳导演的银奖。该剧讲述了母亲、儿子与媳妇之间的矛盾冲突。
国外院校 全新解读经典
不少国外的戏剧学院带来的作品都是融合了各种舞台形式。
来自美国和伊朗的艺术家联袂打造的《小红帽》是一部结合木偶和音乐的哑剧,用全新视角解读这一经典;来自越南的作品《2222年的人》十分独特,该剧综合传统的越南水上木偶表演与现代的“飞行木偶表演”,以及现代舞和视觉艺术来诠释“谁是因为战争而失眠的人”这一问题;美国尔湾加州大学戏剧系带来的《各就位,叭!》是一部由两个白脸小丑加上音、景相结合的剧目,它所要所探讨的主题是关于禁忌的爱情、家庭的忠诚、生与死的抉择,取材自《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高加索灰阑记》。
此外,日本池之下剧团带来的《班女》,沿袭了剧团“想象的戏剧”这一表演方式,将戏剧和舞蹈相结合。剧中的花子和实子是镜子里外的两个人,让观众重新客观地关注爱和死。(《人民网》2009-06-10
;消息来源:《东方早报》 文娱新闻 作者:潘妤;)
《新民晚报》消息:田蔓莎执导京剧《死水微澜》7月亮相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