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原创音乐剧《长河》今晚上演

标签:
黄梅戏长河上海大剧院上海戏剧学院马兰文化 |
分类: 【上戲新聞站】 |
余秋雨大师工作室首个大型文化策划项目音乐剧《长河》今晚上演
马兰主演余秋雨编剧关锦鹏执导鲍比达作曲
|
|
|
|
剧中考生的扮相 |
音乐剧《长河》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制作,上海大剧院联合制作。演出合作单位为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据上海戏剧学院常务副院长韩生教授透露,上海戏剧学院已经决定开办一个“戏曲音乐剧专业”,拟聘请马兰主持。这出《长河》,会作为教育剧目保留下来。
原创音乐剧在国内一直都是一根“硬骨头”,而尝试在音乐剧中融入黄梅戏等传统戏曲元素,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但余秋雨对此却表示,“文化工作总是要找难度比较高的事情”,而找到关锦鹏和他的创作团队,更是一次跨界和融合。“关锦鹏说,这是一群艺术顽童的跨界实验,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我觉得对于每个人来说,最大乐趣是突破自己。”余秋雨透露,他的“余秋雨文化基金”还会经常做一些跨界的实验。
在《长河》创作之初,余秋雨和马兰的初衷就是,尝试创作一部地道的音乐剧,而并非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改革实验,具有国际音乐经验的鲍比达因此被邀加盟。而被称为“香港造型艺术第一人”的张叔平为此剧设计了有别于传统戏曲的舞台服饰。《长河》的故事虽然和黄梅戏传统戏《女驸马》有些相似,但余秋雨力图在其中凸现女性对于男性的探询、后辈对于前辈的探询、灾难对于文化的探询等这些文化意涵。
对于妻子这一次的跨界尝试,余秋雨可谓知之甚深,“马兰这些年一直在为自己的转型进修,我和凤凰卫视在世界各地行走的时候,马兰也有很长一段路跟着我们,她一直在很认真地学习各地的艺术。这次演《长河》,她最大的突破和超越应该是演唱,从一个戏曲演员的发声方法转换成音乐剧的演唱方法,而她这些年从事黄梅戏的小姐妹到时候都会来看演出,我觉得这对她是个很快乐的事情。”
马兰:未来的黄梅戏会吸收现代音乐元素
虽然始终强调《长河》是一部音乐剧,但在昨天的发布会上,马兰和傅正华的一段试唱却带着明显的黄梅调,马兰坦言,“《长河》的演唱的确会带进黄梅戏的影子,但这绝对不会影响音乐剧本身的风格,鲍比达的音乐还是很西方的,而我们的歌队也是音乐学院和上戏音乐剧班的学生。做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剧,但并不刻意抹杀黄梅味儿,这是全剧的风格定位。”
事实上,“音乐剧”似乎一直是马兰的艺术心结。之前和余秋雨合作的《秋千架》也有“黄梅音乐剧”之称,而这次从“黄梅音乐剧”一步跨入“音乐剧”,马兰直言:“其实早在十年前,我已经开始考虑转型,并对剧坛前景进行了思考。黄梅戏是个年轻的剧种,它并不像京剧或者昆曲那样有着完整的体系,所以我觉得死守传统对于它来说并没任何意义。” 在马兰心目中,未来的黄梅戏,必然是要吸收现代音乐元素、与时俱进地丰富自身,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蛰伏八年后第一次出台演出音乐剧,马兰表示并不意味着自己就离开了黄梅戏。“我不会在音乐剧中做百老汇那套,我坚持东方的表达方式,用东方的方式呈现感情。就像黄佐临先生说的,要做中国土地上自己长出来的音乐剧。”而据透露,上海戏剧学院已经决定开办一个“戏曲音乐剧专业”,拟聘请马兰主持。这出《长河》,会作为教育剧目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