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重点大戏、根据老舍先生原著《茶馆》改编的36集同名电视剧日前在涿州拍摄基地举行了开机仪式。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历来重视名著的电视剧改编,四大名著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皆受到观众和业界的好评,成为荧屏上的经典。此次拍摄电视剧《茶馆》,为保持老舍先生剧本的原汁原味,剧组特聘请了具有深厚京味文化底蕴的作家叶广芩和杨国强担任编剧,几易其稿,并得到了老舍之子、著名作家舒乙的大力支持。另外,导演何群、主演陈宝国以及几位戏份较重的演员均长时间受北京的风俗文化浸润,他们对老北京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皆是浸透在骨子里、表现在随意间的。为增强拍摄效果的真实性,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还专门建了一条400多米长的老北京一条街,有城楼、胡同、茶馆、大院,还原了很多老北京的建筑。这些都为拍好该剧打下了基础。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传世之作,也是我国文学史中一座厚重的丰碑。面对这样的经典,改编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中央电视台台长、中国视协主席赵化勇强调,改编名著要怀有崇敬的心情,在尊重历史、尊重名家的前提下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保持作品原有的意蕴。大事件不能随意改编,但细节之处可多下功夫。谈起对经典的改编,何群一再强调尊重原著,但也要寻找新的突破点,如对语言的运用,原作中王利发、秦二爷、常四爷、松二爷等人皆应是够味儿的北京话,但庞太监一家则全说河北话,因为那时的太监多是从河北选来的。原著《茶馆》透过茶馆这一窗口,间接反映了社会的变迁,通过小人物的命运,说明旧时代的黑暗,几位剧中人物结局悲惨,整部剧也有着很强的悲剧情怀。但对于电视剧作品整体风格的把握,何群则表示要突出幽默、诙谐、轻松,让观众在笑声中体会老舍先生的深厚功力,在笑声背后深思作品的内涵。
除如何改编、把握经典外,陈宝国的加盟也是大家关注该剧的原因之一。因为陈宝国塑造的汉武大帝、越王勾践等角色都充满着霸气、硬气,和有些小油滑的平民王利发相去甚远。陈宝国表示,他心目中的王利发最核心的性格是善良,最大的愿望是发大财。而为演好王利发,陈宝国已经将眉毛剃成“一粗横”,他要认认真真地演一回老舍先生的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