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视觉暴力下的爱

(2007-09-24 07:52:22)
标签:

艺术赏析

分类: 【影視類評論】
视觉暴力下的爱 

《不可撤销》—视觉暴力下的爱

  这是一部极具争议性的电影,这种争议集中体现在导演、演员与观众对待本片的两种孑然相反的态度上:该片作为2002年戛纳电影节的参展影片,上映没有几次就已有200多名观众无法继续观看下去而离开电影院,并引发了不少人激烈的反感;而导演加斯帕"诺则表示该片是为自己拍摄的,并认为“人们5年以后再看这些,都不算什么了”;剧情中被强暴的女主角Alex的扮演者莫尼卡"贝鲁奇认为,开始强暴的场面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但后面就拍的很沉静、优美,可以让人忘记片头的强暴场面,甚至莫尼卡"贝鲁奇的父亲在看完影片后也觉得影片拍的很美。这些评论似乎很难和观众的反应联系起来。
     而作为全球十大禁播电影之一的《不可撤销》,也一再遭遇着影评界的批判。形式上,从影片一开始即出现的倒转字幕,到充斥着银幕的天旋地转的摇晃镜头,无一不让观众们反感甚至产生生理上的恶心与呕吐;内容上,大量赤裸裸的暴力、血腥、吸毒、同性恋场面,以及最受争议的长达九分钟近乎于纪录片形式的强暴镜头,更是让观众濒临生理与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而由此也引发了对本片道德上的严重质疑:如此冷漠的镜头甚至于刻意渲染罪恶的表现方式与影片内容,是否可以让人无可争议地怀疑导演的社会观和道德品质?
     笔者无意于给这一备受争议的影片来一个定性的判断,也无意于自以为高明地与众意唱反调。只想尽量避免情绪性的价值判断,从而在此基础上对本片进行美学上的严肃分析与客观评价。
     电影,作为“物质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语),其本质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因而也和照相一样,与人们生活着的世界有着明显的亲近性。具体的生活是它的食粮,因而也是衡量一部影片发挥其手段的标准之一。同时,作为一种继传统艺术之后,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生与发展而出现的“第七艺术”,和之前的艺术形式一样,同样也寄托了创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态度和对想象世界的永恒憧憬。而电影作为视觉艺术的特性则更使得其较于传统艺术形式而言有着更为直观因而也就更为强烈的主体特色。在这个层面上,导演加斯帕"诺表示《不可撤销》是“为自己拍摄的”不难于理解。也正是在作为“物质现实的复原”和强烈的主体性这两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不可撤销》是一部充分实现了“形式即为内容”的比较优秀的影片,不应该遭遇过街老鼠,人人追打的不公正待遇。
     先让我们来看看影片的摄影。作为一部典型的形式主义影片,摄影机在本片中已经成了评论主题的手段,导演所关心的,仅仅为精神的和心理的真实,强调内在实质超越客观外表。据报道,为了研究和体验片中人物的状态,导演加斯帕"诺甚至试着吸了少量迷幻药。也正因为此,如果只凭大量的摇晃镜头让人“发晕”而否定此片无疑是极为主观和不公正的。艺术批评存在着学理上的界限,针对一部形式主义影片,我们应做的一项基础工作,便是在形式主义的学理界限之内对其进行评判,而不应该正如巴赞所批评的那样,“随情所致的评论,这种评论以主观感受为依据,夸夸其谈,不着边际”。巴赞还曾指出:“要更好地理解一部影片的倾向如何,最好先理解该影片是如何表现其倾向的。”那么,本片是如何表现其倾向的呢?《不可撤消》的开场镜头,一百八十度大旋转的摄影机,对准的是深夜昏黄灯光下的阴暗街角,出现在观众眼前的,是含义不明、相当单调乏味的街灯、墙砖和路面,而且晃动反复持续了很长时间。这样的镜头,对观众构成了引导与提示,制造了悬念诱使着观众。接着,突兀生硬的切换,陡然快速的推移镜头,全部由极端的长镜头构成,全片的切换不过17、18次左右。阴暗带红的滤镜下,手摇镜不断左颠右转,不断作90度以至270度、360度的摇动,大量的斜拍角度,在视觉上造成了极强的冲击力,使观众产生一种紧张不安,山雨欲来的心理。导演和摄影师并不是不明白,这样非常规的拍摄角度和方法,对传统的视觉美感会形成尖锐的冲击,是大多数观众所不能承受的。那么为何还要大量使用如此高度主观化的镜头呢?最高度的主观化反而会造就最纯粹的客观表现。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我们得知,在这些混乱的镜头里,男主角Marcus正在疯狂地寻找一个男人,这个男人以极其变态的方式在地下通道里强暴并虐待了他深爱的妻子Alex,而他的妻子已经怀孕在身!刚刚吸食过毒品的Marcus已经处于精神崩溃的状态,在毒品的刺激下,他的精神世界已全然的歇斯底里。此刻在他的眼睛里,世界正如摄影机表现的那样:混乱,疯狂,血腥。影片在这里,内容决定了形式,形式成就了内容。主题如何被拍摄,这才是真正的内容。美国评论家温伯格曾经说道:“叙述故事的方式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同样一个故事,能讲得好也能讲糟;有人能把一个故事说得娓娓动听,更有人能把它讲得十分精彩。”这些“让人发晕”的摇晃镜头,一方面是男主人公此时此刻悲痛欲绝的心理的真实表现,另一方面,它们给观众带来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强烈刺激也正是主人公正在经历的。也就是说,不仅在表现内容上,同时在艺术感染力上,这些近于癫狂的摇晃镜头是成功的。绝非大多数人武断的认为是导演卖弄技巧的“噱头”。而观众也正因为这种非常规的视觉体验,在之后的剧情发展中本能地对暴力产生强烈的憎恶情绪。暴力过后,镜头随着倒叙而渐渐平稳,相应地柔情和幸福开始浮现在三人坐地铁的段落和二人睡梦初醒的段落中,影片甚至使用了固定镜头。特别是地铁一段中,镜头完全是静止的,拍着三个人人喋喋不休的快乐争论。最后一段中室内男女主人公的全裸场面,抒情性的移动摄影与镜头剪接,将柔情蜜意渲染到了简直令人起腻的地步。而意大利的这位性感女神莫妮卡"贝鲁奇的美丽胴体在柔和的光线和洁净的床单上的温柔展现,与之前我们便已预知的悲剧事件交织在一起,更让人无法抑制地怜惜这位美丽而柔弱的女性,憎恨那惨无人道的暴力。而影片结尾处,Alex靠在沙发上,轻轻抚摸着自己那已经孕育了一个生命的肚子,幸福地微笑着,镜头在她的幸福表情和墙上的大幅婴孩像中来回推移;紧接着一个切换,Alex躺在草坪上,一脉平静却有着强烈生命感的绿色衬托着她和她肚子里的生命,旁边有人一边晒着日光浴一边看书,还有几个小孩快乐的戏耍。一个在镜头语言上具有悲悯意味的俯拍全景在我们眼前铺展开来,美到极致,也让我们悲痛到极致。Alex此时美丽而宁静的脸,和之前近乎以纪录片般写实的方式表现的长达九分多钟的强暴镜头,以及那满是血污的脸之间的强烈对比——这就是摄影的力量,它让我们看到了暴力的罪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从而顿生珍惜之感。细究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那般武断地指责本片的摄影技巧呢?
     这部影片何以取名为《Irreversible》(《不可撤销》)?“时间毁灭了一切!”这是本部影片的宣传语句。不可撤消,因为时间破坏了一切,因为某些行为无法挽回;因为即使闪现了预兆也不能改变事件的最终进程——因为时间将揭开一切,最坏的与最好的。而这种“毁灭”又因为影片采取的独特的叙述结构而更令人痛心和惋惜——可悲的是,这种并不少见的“倒叙”结构又成了影片广受非议的所在。
     影片的开头,一系列天昏地暗的摇晃之后,摄影机伸进了室内,我们看到了一具臃肿的老年男性裸体,满身的脂肪和皱纹,肚皮上赫然还有着一道胃溃疡手术的疤痕。紧接着便是故事的结尾:男主角Marcus疯狂地寻找一个男人,歇斯底里地向途人施暴,又强逼朋友Pierre和他一块儿去。眼前的,只是不断的攻击和侵犯,然后来到极度暴力的场面———找人的反被对方制服,更被扭断手臂,对方脱掉裤子,要当众鸡奸他。这时,Pierre突然用灭火筒把对方击倒,并且没有停手,而是活生生地将对方头颅砸成柿饼。镜头没有从血肉淋漓中移开,而且摇动速度和幅度都减慢,明显要观众注目其上。而随后的Alex被强暴和虐打的一场戏,导演用了整整9分钟,巨细无遗地把整个过程呈现出来。此时,大部分中途离场的观众,便算是感受到导演具体呈现恐惧和残暴的苦心。观众的不幸(观影导致的不舒服),便算是通往影片角色不幸(从而是人类整体处境的放大和缩影)的门窗。此段镜头和场面的调度,使得摄影师就如同歹徒的帮凶一般,仔细地抓拍歹徒穷凶极恶以及受害人惊恐惨叫的镜头,观众们透过镜头看到的犯罪画面异常真实,强烈地冲击人类的恻隐之心和正义感,可是却无可奈何,无助和焦躁的感觉达到了顶点;而一个目击者的悄然躲开则让人对现实社会的道德现状产生绝望,可以说,这个细节,是《不可撤销》整部影片中最有社会批判力度的一点。叙述一再倒退,越往后看越欢乐,有Marcus,Alex,Pierre三人在地铁上的调笑,有Marcus和Alex的二人世界,当然,影片的结尾最为迷人,独特的摄影角度让草地如天空一般广袤,一大片的绿,美丽的Alex躺在碧绿中,宛如天使重回人间。不知谁家的孩子在Alex身边跑来跑去,那时所有的罪恶都还没有发生,那时所有的空气都清新无比。然而,“时间毁灭了一切!”尽管我们善良地希望一切可以回到从前,如果故事中充满了“撤消”键,任何一名观众都将愿意按下它。然而没有如果,“时间毁灭了一切!”倒叙手法让观众在预知的情况下观看着这幕悲剧,也让观众不由自主地在内心一再诉说着“如果”,而他们同时又明白:不可撤销!这即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影片的整体形式,在表面上似乎构成了一个挽回或撤消的过程:倒叙,就象回忆,在一段段地宽宥和回味着已发生的事情,并塑造出意义。毕竟,我们只能在回溯中,在事后,去重构那个所谓的最初原因,为逝去的事情制造出连贯性和意义。但这种形式上的挽回给观者造成的心理体验,却恰恰是最严重意义上的"不可撤消"。悲剧在一开始就发生过了,结果首先以它不可更改的严峻击中我们,我们根本什么都不能做,只能恐慌地看着,绝望地等着,看事情确定无比的发生过程,等那被毁坏的生活最终被毁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部"内容决定形式"到了极点的电影,叙述结构与叙述主题通过观众的接受心理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本片采用的是顺叙的叙述结构,那么它充其量只是向我们叙述了一个悲剧事件,并让我们陷进绝望的底谷不可救赎;而这种倒叙的结构方式,一方面让我们在时光倒流的幸福中对之前的暴力不仅有了控诉,还有了一种美学意义上的情绪反弹,渐渐轻松,并逐渐滋生出对生命,对生活的强烈的珍惜与爱。这在于,真正优秀的艺术,绝不是咬牙切齿地“我控诉”,而是“我否定着,拒绝着”,更重要的是,我还要“赞美着,并热爱着”。这就是为什么这部有着大量罪恶场面的影片,在女主角和其父亲的眼里,却是“美”的。排除本身的偏爱,影片所采取的叙述结构,也是这种艺术效果之所以达到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至于此,已基本上表达了笔者对这部片的观点。《不可撤销》,已被列为全球十大禁播电影。其对暴力的过于写实的展示无疑已经越出了人类道德承受力的底线,这无疑是不可取的;然而,对于它饱受批评的摄影技巧和叙述结构,我们应该从美学的角度认真对待与分析。它绝不是一无是处的,相反,该片的艺术技巧对我们的电影艺术是很有启发性的。(《文化研究》作者:子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