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识小录34·大同府的姑娘
(2008-06-29 02:01:2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札记与心得 |
大同府的姑娘
严晓星
韦小宝为什么要找大同府的姑娘?这家妓院为什么特地找人冒充大同府的姑娘?这涉及到特定的自然条件、历史因素与文化背景。
小说《梧桐影》第六回:“话说山西地方,生出来的女子,都是水喷桃花一般,颜色最好,资性也聪明。大同宣府一路,更觉美貌的多。故此正德皇帝,在那里带了两个妃子回朝,十分宠爱。”后一句话说的,大概是所谓佳话的“游龙戏凤”,只是后来版本繁多,地点往往成了“江南梅龙镇”。即便李凤姐真“幸运”地进了宫,她也不是异数——据统计,大同、宣化一带,历史上共出了25个皇后、9个皇妃。
大同女子多艳名,近世犹在。20世纪20年代,河南的冯玉祥军为了激励部队进攻山西的士气,军歌中就有“北地胭脂大同女,银子窝窝府十县”的词句。
《五杂组·地部二》(第80页,上海书店2001年版):
九边如大同,其繁华富庶,不下江南。而妇女之美丽,什物之精好,皆边塞之所无者。市款既久,未经兵火故也。谚称“蓟镇城墙”“宣府教场”“大同婆娘”为三绝云。
风月场上,无论如何妆点,最动人心的总是形而下者。民间更有异谈,成为渔色者孜孜以求的珍奇。不过据包天笑与友人的谈话,这一异谈恐怕靠不住:
有一次,我们谈到一向传言山西大同府的妇女性器官,有重门叠户之异。云笙言:绝对没有这事。因为他有一位亲戚,曾在大同府做过知府,他们的幕僚,也因素闻此传说,欲一验其异。那地方土娼极多,历试之平淡无奇。(《钏影楼回忆录》第315页,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