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灵的房子:老屋情怀

(2013-08-28 21:33:54)
标签:

散文

秋阳

家居

分类: 父亲母亲的字

心灵的房子

老屋情怀

文 秋阳

 土墙,木门,草房,我想这三个词六个字足以能概括我家老屋的基本特色。如果非要加以细化的话,那就添上一个草垛,一间猪圈,一台石磨,足以。

唐山地震之后,我家在堆草垛的地方还搭了一间防震棚,为了说得顺口,我们都叫它地震棚,好似专门迎接地震的意思。由于草垛还要继续垛,地震又很久也没有来,所以家里就在南院墙外另搭了一间,门开在墙里,我家的南面是一片空地。

如果大家还没有读明白的话,我可以再简单叙述一下我家的方位结构:坐北朝南三间土坯草房,院墙也是干打垒,父母卧室前方是我家厨房,称为东厢房也可以,我们这叫锅屋,做饭的地方,不安屋门;西卧室也就是我们叫的西屋前,是一台石磨,我们全家赖以吃饭的家什;院南墙搭了一间地震棚,是我们弟兄们睡觉的地方;草屋的中间那间是我家的客厅,说是客厅,面积也就十几平米样子,除了吃饭待客还支了一张小床;西南墙角,墙外是猪圈墙内是厕所,乡下称之为茅房。

我们姐妹兄弟六人,加上父母亲,八口,你可以想象我们住地是多么挤吧。我至今难以想象,那个时代有三百块钱就能盖三间很好的土坯草房,即使没有这三百块钱,花个百十块钱在院子里盖几间偏房解决一下住房拥挤问题也不是大问题,但不知为何,直到我上高中,父母亲才申请宅基地扩建了房屋。当我把这个问题当成问题的时候,双亲早已离别人世,兄长姐姐们也说不出所以然来,能告诉我的就是一个字,穷。

很小的时候,我曾和二姐一个床睡觉,就是支在客厅的那张,尿床的恶习一直被姐姐深恶痛绝,再说了姐姐也很大了,一直给母亲提抗议,不让我和她呆在同一个床上,直到有了地震棚,我才搬过去和哥哥住一起。哥哥那时好像很骄横,指使我干这干那,冬天他支了一个火炉,烧木头的那种,总喜欢半夜里让我起来添木头,夏天里,屋子里很热,蚊子也多,我们就点上艾草,中间加续艾草的活也多数是我,这还不算,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哥哥还隔三差五把我蹬到床下,直到一天我拾起顶门的木棍奋起反抗。奇怪的是,最近几年我提起这事期望他有一丝“忏悔”的时候,哥哥却一点不记得了,我只能用强人总是愿意忘记辉煌来“安慰”自己。

姐姐的闺房,也就是西屋,我们一般不去,一是女孩子们总是在那儿叽叽喳喳,说一些无趣的事;另一个是姐姐们要在那儿做一些女红,不希望我们去打扰,直到她们离开这个家。

我们就像一群鸟儿。大姐最早占据了西屋,因为西屋是单间,住进去能少去很多父母的叨扰,但是一个人住一间屋显然不是我们这个条件能允许的,所以在选择另一个人的时候,乖巧的三姐占了便宜,常常和大姐拌嘴并且极其倔强的二姐只能呆在堂屋里,也就是客厅,晚睡早起很不方便。哥哥一直占据父母身边的一张小土坯几床,霸道的不允许我入住,所以我和二姐通腿睡觉的那几年是二姐最委屈的时段。现在说起来,二姐还是一肚子怨气。三弟小,一直和父母睡在一起。慢慢的,大姐出嫁,二姐三姐去城里做工,哥哥顶父亲班也进了工厂,我去了住宿学校,没有几年家里就空荡荡了。所以,当父母亲扩建房屋的时候,说,三间屋给哥哥三间屋给我,我是很不以为然的。

草屋的好处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冬暖夏凉,但那个时候,很烦。下雨的时候,外边大下屋里小下,小盆盆小罐罐都被用上来接雨水;阳光再好再亮,屋里永远是黑乎乎的,因为所有的房间没有窗户。有一年,母亲找人在他们那间屋子的南墙开了一个小木头窗,那是我记忆力最奢华的事情了,不过冬天一来秋风一起,就被母亲用厚厚的稻草堵上了。我们那地白天是不关屋门的,一是关了屋门屋内就全部黑了,二是如果关了的话,串门的邻居就起疑心,怀疑我们家封了门出门要饭去了。第二条理由不是传奇,那个时代家家穷,青黄不接的时候,很多人家是封门离家出门讨饭的。

我最怀念印象最深刻最喜欢的时候是我家里修屋,我们那的土话叫苫屋。也就是说房子的草旧了不遮雨了,要除掉换掉新的。苫屋的时候,房顶的草和屋笆要全部揭下来,这个时候屋内就亮堂堂的了,和室外一样明亮。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家里来了帮忙干活的,母亲要做很多好吃的,大包子,馒头,猪肉炖菜,客人们吃剩下的就是我们的了。大了之后,才知道这项活动要花掉家里的很多钱,因此父母亲并不像我们那样如此兴奋。

记得有一年,我家把屋后墙都推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邻居们都坐在我家聊天,北风毫无遮挡的吹进来,天上的星星在不远处眨眼睛,我第二天还把这一情景写到了日记里。

扩建房屋的那年,土墙换成砖墙,草屋顶换成窑瓦,原来的三间变成六间,院子也大了一倍,但我们再也看不到风吹墙头花的情景了,当我把这一遗憾告诉母亲的时候,母亲笑着说我是傻孩子。不过我还是固执的认为,那是最好的房子,至今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