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被中国作结网推荐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1/2011-06-27/51842.shtml)
当今的手机用户已接近七亿了,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拥有一部手机了。加之固定电话,全国持有电话的有多少呢?一定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电信这么发达,谁还会写信呢?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还是能接触到信件的,从几年前的一周二十几封,到最近四至五封,明显的是信件越来越少。不用调查就知道,不写信的都是电话联络,电话能联络的不再写信了。
问了几个友人,都说二十几年没写信了,想一想,我自己也有二十几年没写信了。毕业后,工作地方离家很近,家信就免了,同学朋友有事都是打电话多一些。现在又有了QQ、MSN和电子信箱,尤其是那些即时聊天工具和电子信箱,方便的很,发一条信息或一封信,就是几秒钟的事,而且还不花一分钱。而现在一枚邮票要一元二角钱,而且你还要跑邮局,因为以前满大街都有的邮筒早就不见了。
现在写信的还有哪些人呢,一是不会发电子邮件或根本就不会鼓捣电脑的中老年朋友;二是有些事可能感觉还是白纸落黑字正统的;三是要邮寄一些票据、通知、邀请函、相片之类的东西的;三是特殊群体的人,比如电信不够发达的偏远群落的,部分监狱服刑人员和军人、学生等。听说现代化监狱里都提供了先进的通话设备和短信平台,多数服刑人员也都不再写信了。还有一个情况,很多人即使写信也不手写了,用电脑打出来的既快又漂亮。
以现在的速度,手写信很快就要成为文化遗产了,不是没有可能,是很有可能。
我的第一封信是在小学里写的,因为那是老师布置的作文,老师说,写信是人与人之间主要的语言交流工具,一个人学会写信是必须的。事实上的确如此,到新学校报到后,第一件事是给家里写封信,介绍一下来校的路上安全不安全,学校咋样,有什么困难,让父母哥哥姐姐勿念等。钱包憋了或者思念双亲了,也要写封信,问问父母大人的身体情况,哥哥姐姐是否经常回家等,捎带要求寄“两毛”钱来。高中同学情深似海,分开之后,写封信问问安或者八卦一下男女同学的暧昧情事,也是生活的必须调味品。最需要写信的时候,是对哪位女同学或是女同事产生好感了,要写封信表达一下,对方能够回信,恋爱可能就要开始了,这个时候,是提高写信水平的最好时机,听说有的同学还专门买过爱情书信大全。
在济南上学的时候,记得每天下午,负责收发信件的班干部,就会把每个人的信件发到每个人手里。手里拿到信的,脸上明显的带有笑意,因为这封信里,可能有他最想知道的信息,或喜或忧。盼望拿到信而没有拿到的,心里肯定着急,因为他要知晓的信息还有等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对他来讲,可能是一种煎熬。有一次我一下收到六封信,至今还记得阅读这六封信时的兴奋。最难忘的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收到父亲的来信,父亲文化程度低,加之年老花眼,平时给我写信的任务都是哥哥姐姐完成,那一次是哥哥姐姐和弟弟都不在家,我写信问起家里是否感知发生地震的情况,在母亲的催促下,父亲只有亲笔回信。
前几天,拾掇旧书旧杂志,翻出很多过去的书信,一看日期全是学生时代的。由于保管不好,几捆书信被老鼠大人给齐刷刷肯去了一个角。夫人说扔了吧,我说哪能啊,这都是感情啊,夫人找出几封“可疑”的瞅了瞅,没发现想看到的东西,嘴一撇,说一点用没有啊,留着早晚还是扔的。我没说话,心里想,你哪知道这些信储藏了我多少感情多少心事,除了我自己,谁也看不懂的。
儿子长大成人了,马上会离开我们,或求学或工作,我敢肯定的讲,没有特殊情况,他一定不会用手写信的方式和我们交流,就如文章开头介绍的那样,现在的电话太方便了,我都二十几年没写信了,何况他呢?
但是,我还是怀念手写信,感觉手写信看起来亲切,有见字如面的感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