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古道是登蒙山的西路,为古代达蒙山极顶——龟蒙顶的必由之径,大多是坡道,杂以少量石阶。古道穿17处景点于一线,是蒙山景点最集中的一处景区。
我们从临沂出发西行四十公里即达蒙山主峰龟蒙脚下的万寿宫西侧,开始是慢坡路虽然好走但是很费力气。沿古道北行,没有找到传说中的过仙桥,但是见到了朝天宫,其主殿遗址独树峭壁之上,举目南眺,只见苍穹。朝天宫前即为孙膑做过园丁的桃花峪。道人王本敬游后题诗一首:“鸟路入云斜,夭桃几树花。今朝寻胜地,昔日列仙家。鲜草萦岩穴,流水走涧沙。渔舟应误入,源里认桑麻。”今日适逢秋天,满目红叶,给驴行增加浪漫气息。 太山行宫以北的回马岭,山势险峻。当年孔子骑马至此,将马放归山下,回马岭即由此而得名。老夫子步临绝顶发出了“登东山(蒙山亦称东山,因在鲁国东部而得名)而小鲁”的感叹。回马岭前的黑风口,奇石林立,险石挂壁。有的造型惟妙惟肖,呼之欲动;有的处境险恶,风吹欲倾。加之周围的特殊地貌影响,平时无风觉风劲,有风势更凶。移步其间,令人毛骨耸然。黑风口前面的大风门和小风门,是一道丈余宽的山梁,两侧均为深涧幽谷。立身此处,山风抚面,风光奇丽。黛壁青峰千姿百态,若人若物,其造型色调难以言表。经过半空挂壁般的十八步和一步一喘的十八拐,即达南天门蒙顶景点。步入蒙顶,山势渐缓。经过通体石结构的九龙观音殿,依次排列着承天宫、慈宁宫、玉皇殿遗址。
最后是蒙山极顶龟蒙顶。它为一穹隆形的龟状巨石,如一神龟伏卧与云端天际。驻足龟上,鲁国故土尽收眼底。因而鲁国大夫公子奚斯在《诗·鲁颂·閟宫》中写道:“奄有龟蒙,随荒大东。”把鲁国拥有龟蒙当作一件引以为荣的事情。
西行不远,既是近几年建造的老寿星雕塑,我们漫步老寿星头顶,不免产生不恭之意。但是这也不能怨我们,他老人家的头顶实在是太宽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