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离篇

标签:
股票 |
分类: 徐小明 |
背离必须经历钝化,但钝化未必形成背离哦。
在钝化的状态下,DIF值只要转折,背离就形成了。
2014-12-18
看结构并不以最高价为准,而是以收盘价为准,因为我们对比的是MACD的DIF值,MACD用于计算的,只有C,即CLOSE收盘价格,都不涉及到最高价格,随意(所以)判定结构不看创不创新高,而是看创不创收盘新高。
比方说昨天,我就已经说创了年内的收盘价格新高,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收盘价格对机构的影响更大也更直接。
----------------------------------------------------
2014-12-21 08:48:12
到上周五的中午,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60分钟线是已经形成了顶部结构的。我对结构有过量化的标准。结构的标准我在一年前就进行了量化。
结构标准如下:
1、先形成钝化:钝化是背离结构的必然过程,但钝化并不一定形成背离,钝化要求是两个峰值之间的比较(最多可以间隔一个峰值),当价格创新高(或新低),趋势类指标MACD的DIF值不创新高(或新低),为钝化。
2、在钝化的状态下,红角线(或绿角线)超过2根,DIF值转向,为结构形成70%,MACD翻绿或翻红,为形成结构剩下的30%。
所以,12月9日当天的大跌,次日我就判断止跌,原因是各周期都没有结构,只有15分钟这个周期有,15分钟最多就代表了1天半左右的调整。原来也说过,5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日线一一对应的调整或反弹级别。
但这一次我之所以说6天,就是因为这一次跟12月9日不同,这里有60分钟的结构。那么你可能会问,上周五下午的的上升,结构消失了么?不,结构已经形成,是以收盘价为准的,如果已经形成为即成事实,不会消失。
正是因为为了解决结构可能会消失的问题,我才叫之前的过程为钝化,要求DIF值必须转折,而周五中午实际上已经发生转折,即结构形成。
但有时候结构并非是一个,二次筑顶或三次筑顶就是形成多次结构。我以前也说明过,你在首次形成顶部结构的时候,你是不知道后面会不会形成二次或三次的。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第一次形成的时候,进行确定,并做出反应,事后诸葛没有意义。
大家也可以看上证指数的60分钟线,这个结构消失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只不过要形成二次结构罢了。目前依旧是钝化,在钝化的状态里,一根中阴线(60分钟周期)就会形成结构。
虽然判断为上升途中的调整,但这个位置不宜追涨了。
----------------------------------------------
2014-12-22
小盘股的问题很大,周线顶部结构,日线5浪末期+顶部背离结构。所以小盘股其实风险已经提示的很明显且坚决了,我一向很少用“问题很大”来形容指数。
所以小盘股不想说太多,要只是几天的下跌,我必不会这么形容
----------------------
2014-12-23
60分钟顶部结构的量化标准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9b8340102v91k.html) - 徐小明:60分钟顶部结构的量化标准_徐小明_新浪博客
-----------------------
大盘股呢,60分钟线的顶部结构,日线、周线都安全,所以判定为上升途中的调整,问题并不是很大,但在近期也算是唯一一个带结构的高点了。60分钟通常对应的是6天左右的调整周期,这个之前也说过,你若找底部结构的时候,注意他们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可能会对应一个15分钟或30分钟的底部结构来止跌。
小盘股呢,日线、周线都带结构,并且日线又是5浪走完,所以我认为风险大,我在上周五中午的时候的形容词是:小盘股问题不小。
数周期的话,应该是收盘价最高为零,即昨天不算,今天是调整的第一天。(还有5天,共6天)
(2014-12-24
11:49:49)
我在今年上半年就说过,大盘股才有系统性机会,小盘股经过了2013年的大涨已经没有系统性机会了,只有局部机会。目前还是这个观点,大盘股的行情应该还没有完,而小盘股呢,局部的机会,是“跌”出来的。
(2014-12-24
15:29:33)
指数创新高,而趋势类指标MACD的DIF值不创新高,这是钝化现象,虽然钝化现象是背离结构的必然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钝化都会形成背离结构,也是有钝化的现象的,但随着行情越涨越快,钝化结构就消失了。
事实上,我也经常出错,因为市场总是对的,这是出于对市场的尊重,说的直接点是为了解决量化结构的问题。如果我们把结构量化了,那么结果就只会有两个:是或否。
在结构当中,形成两次或多次这很普遍而且正常。大家仔细观察这一波的上升,高点通常会有分时线的顶部结构,低点会有底部结构,但顶部结构和底部结构的对应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顶部结构要大,比方说60分钟的顶部结构,通常只对应一个15分钟的底部结构。另外,顶部结构是有多次的,底部结构就一次,就结构而言,你在第一次形成的时候,是不知道后面有没有多次的。逻辑上就不对,时间是一个序列。
----------------------------------------------------------------------------------------------
60分钟线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依旧是高位钝化,结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DIF转折,一个是MACD翻绿。因为DIF转折通常要比MACD翻绿更快,大概2-4个周期,所以DIF转折判定结构形成70%,MACD翻绿则全部形成。
之前就考虑到大盘股指数上升的速度极快,急涨通常不看空,所以对这个60分钟的顶部结构有两个判断:1、上升途中的调整。2、急涨不对应急跌。目前仍坚持这个观点,等MACD翻绿,市场就完成了第二次顶部结构,这次和第一次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深成指也加入进来了。
-----------------------------------------------------------------------------------------
节前以上证指数为代表的大盘股指数继续走强,通常节日会形成一定的惯性,所以周一高开的概率比较大。
60分钟线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依旧是高位钝化,结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DIF转折,一个是MACD翻绿。因为DIF转折通常要比MACD翻绿更快,大概2-4个周期,所以DIF转折判定结构形成70%,MACD翻绿则全部形成。
比方说12月19日DIF转折,但12月23日MACD才翻绿。所以19号至23号这里算一次结构,也就是我说的60分钟的首次顶部结构。
之前就考虑到大盘股指数上升的速度极快,急涨通常不看空,所以对这个60分钟的顶部结构有两个判断:
1、上升途中的调整。2、急涨不对应急跌。目前仍坚持这个观点,等MACD翻绿,市场就完成了第二次顶部结构,这次和第一次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深成指也加入进来了。
----如果你做大盘股,持有的应该继续持有,但没有的,不应该在分时线的顶部结构上买入,顶部结构即便是几次,但这里仍是高位,也就是说这里:卖出,你没有道理,买入,则没有把握。
---如果你做小盘股,小盘股的风险依旧是比较大的,但因为短期 60分钟底部结构,短期将会止跌,反弹不会特别强,依据同样的原理,急跌不对应快涨。所以这里做小盘股要降低预期,并做好风控。
-------------------------------------------------------------------------------------------------
12.23
60分钟的两个风险点:1、顶背离;2、上行结构线!
截止上午收盘,第一个风险点已经成立:60分钟顶背离!如昨天画图:指数新高,MACD的DIF没有新高,而且DIF上午已经死叉DEA,背离结构成立!
背离高、低点所引发的调整、反弹周期时间参考,通常呈现的是25-30倍的关系,以背离高点为例:
1分钟背离高点=25-30分钟左右调整周期;
5分钟背离高点=125-150分钟左右调整;
15分钟背离高点=2-3天调整周期;
30分钟背离高点=3-5天调整周期;
60分钟背离高点=6-9天调整周期;
当然,只是理论时间,并非准确量化,毕竟背离的级别、位置、方式、速度等都可能会改变调整的时间,所以仅做参考时间,不能盲从!另外,这个时间的起点是从最高点开始算的,不是从背离成立开始,背离成立到最高点之间有一个时间差!但通常不会很大!
背离高点是左侧风险,目前还在AB连线(持股条件)上,AB连线击穿为第二个卖点;
12.25
MACD背离高点的形成及调整路线:
背离条件:当股价创新高,而DIF没有新高,但DIF已经金叉DEA,此处顶背离条件也就成立了,但此处是不可以卖出的,因为如果继续反弹的话,DIF在不死叉DEA的情况下也会新高,如此,指数新高的同时DIF也新高,就不是背离高点了,会继续冲高!
背离过程:当股价创新高,而DIF没有新高,但DIF已经金叉DEA,此时DIF如果走平或者拐头下跌,在没有死叉DEA之前是背离条件和背离成立的中间环节,此处是可以卖出的,尤其是配合分时线的卖点,甚至可以扑捉到一波行情的最高点!但是可遇不可求的!
背离成立:背离高点标准成立形态是当股价创新高,而DIF没有新高,但DIF已经金叉DEA,此时DIF翻身下跌击穿DEA,死叉视为顶背离成立,而且通常以两个单位绿色能量柱出现为标准!当然,这里肯定不是最高点了,因为死叉到绿色能量柱2个单位通常已经跌2—5个单位了!
调整任务:背离高点的形成原因是因为速度,所以背离高点形成是为了降低速度,而降低速度后往往会迎来做空动能的反扑,往往形成了高点,甚至恶化,所以很多人把背离技术神话了,其实调整而言,背离高点的第一个任务仅仅是让DIF回归0轴,回归0轴后如果不止跌,再下,会进一步恶化,而进一步恶化,其实和背离高点已经无关了!
调整结束:从调整任务来说,调整任务是两个,调整结束自然也是两个位置:1、DIF回归0轴完成第一段任务结束调整;2、DIF回归0轴后进一步下跌,击穿0轴后严重偏离0轴后重新构筑背离低点或双重背离,或超跌低点等等!
综上述所:如图,60分钟顶背离,目前运行在CA的反弹环节:即背离高点后DIF击穿0轴引发的第一阶段任务完成后的反弹!所以,明天特别注意位置A能否突破,如果突破,反弹会进一步走强,如果反抽不能突破,重新走低,会进入背离第二阶段调整,此阶段DIF会向下偏离0轴!
大家明天注意两点:
1、60分钟位置A能否突破、位置A附近是否有背离高点;
2、日线能否重新站上5日成本均线!
(2015-02-15
目前创业板最大的风险是日线(如图):日线指数创新高,但下方所对应的DIF并未新高,此是背离结构的第一步,也是背离条件的形成,除非创业板继续暴涨,否则目前的创业板日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旦DIF走平,甚至死叉DEA,创业板日线的调整就会出现!
日线的钝化终于形成了
(2015-03-16 11:30:47)
我并非期待顶部形成,而是希望我们判断的依据和过程相对清晰,前些天就很纠结,你判断是高位,没有顶部结构,你判断上涨过程中,中间的下跌又很吓人。下跌的时候我也期待创新低,---因为所有的结构形成都是同样的道理,价格创新高或新低的时候,速度跟不上,结构就会形成。
周二操作策略
当然我之前一直说市场处于上升过程中,也是因为日线的顶部结构一直就没有形成过,形成这个高点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先判断级别大小。
上证指数60分钟线在昨天也形成了钝化,但级别就很小,导致几个周期(60分钟)之后,结构就消失了,因为已经再创新高。但这次日线可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比方说现在的DIF值是45,昨天是35,前天是30。
最高呢是158,这就代表了以今天的涨速,10天之内钝化结构都不会消失,以昨天小阳线的速度的话,20天内都不会消失。这样的结构很大。
日线这次顶部结构难逃,85%的概率是会形成的。
我们只不过不知道是,形成几次而已,所以只能重视每一次,从第一次开始。形成,跑,创新高,纠错,再形成,再跑。
时间上,分时线,注意的周期是60分钟的20个周期左右,即下周一的下午或下周二的上午。空间上,注意3500点附近。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分时线的结构的形成。
虽然我写的跟我讲的内容是一致的,但你很难从我的文字里看到我的语气与态度,学员别忘了听今天下午15:30--16:00的课,重要,不开玩笑。
----------------------------------------
上升周期的对称点
60分钟线最常见的周期对称数字是43个周期,目前运行了24个周期,按这个比例来看,还有19个周期未运行。这段周期应该都属于上升周期,19个60分钟是4天半,但从目前的结构来看,如果一直上涨到下周一,那么60分钟线是不带结构的,这样的话,高点就不在下周一,但估计会是次高点。之后会再有一个上升途中的调整,然后再上。假设下周一带结构,那么今天下午之后要有一个两天左右的调整才可能会形成60分钟线的结构。
(2015-03-18 16:26:22)
大周期的重要性要大于小周期,这个道理比较简单,大周期决定方向,小周期决定细节。这波行情起来,日线就没有形成过顶部结构,但这一波市场上升,顶部结构看来是躲不掉了。
因为趋势目前并没有走坏,只是结构形成了。
本着趋势为王,结构修边的核心思想,结构可能会近一步引发趋势也走坏,但要比结构慢,他俩同向,结构解决趋势过慢的问题。之前的思路仍然坚持,结构形成,先跑,结构消失或创新高,再接回来。再形成再跑。日线级别的结构,理应得到我们充分的尊重。
(2015-05-31
结构形成了,但趋势并没有走坏,如果等到趋势形成,价格就跌太多了。所以没有结构就按趋势来,结构出了,不等趋势,结构消失或价格再创新高,再买回来。再形成再跑。这就是我给的近期标准。
最近博里反复强调日线存在一个风险隐患:日线顶背离!上周的震荡爬升并未解除顶背离的警报,相反,今天上午的调整,更是加强了顶背离的风险隐患!此应该是近期最为重要的核心点了,因为一旦顶背离成立,日线进入调整周期就是大概率的!
MACD背离高点的形成及调整路线:
1、背离高点条件;
背离条件:当股价创新高,而DIF没有新高,但DIF已经金叉DEA,此处顶背离条件也就成立了,但此处是不可以卖出的,因为如果继续反弹的话,DIF在不死叉DEA的情况下也会新高,如此,指数新高的同时DIF也新高,就不是背离高点了,会继续冲高!截止上周五,都是类似情况!
背离过程:当股价创新高,而DIF没有新高,但DIF已经金叉DEA,此时DIF如果走平或者拐头下跌,在没有死叉DEA之前是背离条件和背离成立的中间环节,此处是可以卖出的,尤其是配合分时线的卖点,甚至可以扑捉到一波行情的最高点!但是可遇不可求的!
背离成立:背离高点标准成立形态是当股价创新高,而DIF没有新高,但DIF已经金叉DEA,此时DIF翻身下跌击穿DEA,死叉视为顶背离成立,最好是收盘确认其死叉成立,因为盘中击穿也可能收盘会重新收回!当然,这里肯定不是最高点了!但也是确定的卖点;
调整任务:背离高点的形成原因是因为速度,所以背离高点形成是为了降低速度,而降低速度后往往会迎来做空动能的反扑,往往形成了高点,甚至恶化,所以很多人把背离技术神话了,其实调整而言,背离高点的第一个任务仅仅是让DIF回归0轴,
回归0轴后如果不止跌,再下,会进一步恶化,而进一步恶化,其实和背离高点已经无关了,但杀伤力会更大!
调整结束:从调整任务来说,调整任务是两个,调整结束自然也是两个位置:1、DIF回归0轴完成第一段任务结束调整;2、DIF回归0轴后进一步下跌,击穿0轴后严重偏离0轴后重新构筑背离低点或双重背离,或超跌低点等等!此路线就是后话了,现在当务之急是用背离先规避风险!
调整时间:背离高、低点所引发的调整、反弹周期时间参考,通常呈现的是25-30倍的关系,以背离高点为例:1分钟背离高点=25-30分钟左右调整周期;当然,只是理论时间,并非准确量化,毕竟背离的级别、位置、方式、速度等都可能会改变调整的时间,所以仅做参考时间,不能盲从!另外,这个时间的起点是从最高点开始算的,不是从背离成立开始。
所以,死叉的话,日线顶背离对应25-30天的下跌周期!
趋势为王,结构修边,原因是趋势太粗线条,到趋势跌穿,已经跌了一段时间了。但趋势这么粗线条,为什么要趋势为王呢?因为趋势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犯原则性错误。
趋势没有走坏,趋势并没有走坏。因为每个人对趋势的理解不一样,所以趋势的量化很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自己编程,形成了学员专用的多空通道。(趋势策略会在震荡市里左右挨打)。
但大家可以看到这一波趋势并没有走坏,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
结构的意义在于要比趋势更早的发现趋势即将走坏或走好,因为趋势太慢了,结构就是干这个活的,如果结构的形成最终不能引发趋破位或突破,结构就一点意义都没有。
执行标准 ----
趋势为王,结构修边--上涨看支撑,下跌看压力
1、在钝化的基础上
2、DIF值转折
没有钝化就肯定没有结构,有钝化不一定有结构,钝化是结构形成的前提。DIF值不能取小数点后面太多的数,否则稳定性不好,取值标准是左边不等于零的两位数。
调整任务:
本次顶部是带有顶背离结构的,背离高点调整任务是两个:
1、MACD的DIF回归0轴;
2、DIF回归0轴后进一步下跌,此路线就是后话了,因为DIF回归0轴后如果不止跌,再下,会进一步恶化,而进一步恶化的杀伤力会更大,此路线届时再说,目前当务之急是等待DIF回归0轴后,看能不能止跌!
------------------
背离高点的定义:当股价创新高,相对应的MACD没有创新高
衰竭性高点:当股价没有创新高,相对应的MACD也没有创新高
衰竭性低点:当股价没有创新低,相对应的MACD 也没有创新底。
(2015-08-24 )
1、背离低点条件;
2、背离低点过程;
3、背离低点成立;
背离条件:当股价创新低,而DIF没有新低,但DIF已经死叉DEA,此处低背离条件也就成立了,但此处是不可以买入的,因为如果继续跌的话,DIF在不金叉DEA的情况下也会新低,如此,指数新低的同时DIF也新低,就不是背离低点了,会继续走低!目前已经具备了背离条件,特别提醒:条件过程不抄底!
背离过程:当股价创新低,而DIF没有新低,但DIF已经死叉DEA,此时DIF如果走平或者拐头反弹,在没有金叉DEA之前是背离条件和背离成立的中间环节,此处是可以买入的,前提是需要配合分时线的买点,甚至可以扑捉到一波行情的最低点!但是可遇不可求的!
背离成立:背离低点标准成立形态是当股价创新低,而DIF没有新低,但DIF已经死叉DEA,此时DIF向上突破DEA完成金叉,此金叉视为低背离成立,当然,这里肯定不是最低点了,因为最低点到金叉有一个时间差!但相对安全一些,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A股6月股灾是日线顶背离引发的,希望日线底背离来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