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夏茗悠猪妞尘埃眠于光年杂谈 |
分类: 流年日常 |
http://s16/middle/4d9fff4fga086932a822f&690
花粉症又爆发了。。。呃-________-''
每天吃抗过敏药头好晕,又不能喝咖啡喝茶。。。
去年这时候好像是因为和阿八去玉渊潭公园看樱花而爆发花粉症的
昨天煲电话粥时,阿八说将来成家了家里有院子就养只萨摩耶。
我劝她赶紧打消这个念头,从我在宠物店见过主人带来洗澡美容的萨摩耶来看,这种生物好像蛮容易养得失格,其中一只,我和森森曾经为它展开过激烈的讨论——关于它到底是萨摩耶还是大白熊。囧,后来终于有一天它的主人出现了,声称它是萨摩耶。(说实话我只是看在主人人很好的份上勉强同意,内心至今没有相信)
于是,阿八决定还是按照小时候的幻想养只古牧,取名叫闹太套。你看,百度哥斯拉思密达这种名字根本就不算脱线。
说起来,卖百度给我的大叔说,HXM(某男星)家的泰迪也是从他家买的,还向我炫耀过他们(二人一犬)的照片。
阿八知道后说:虽然一个大男人养泰迪很娘,但如果是HXM感觉完全没有违和感。
我:感觉他和泰迪都囧呆囧呆的,风格很像的说。
阿八:对对对,囧呆囧呆。
其实我和阿八还蛮喜欢HXM的*★,°*:.☆\( ̄▽ ̄)/$:*.°★*
早上起来看了一会儿邮箱,觉得挺泄气的,
以前会有很多读者发来对小说内容的探讨,现在多半是“你写得好好哦”和“请让XX和XXX在一起哦”,
身为作者真是一点动力都没有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发“快把瘦腿精油告诉我”和“猪妞你用什么相机”的邮件。
连载《8分钟的温暖》时经常有分析人物性格或人物感情的邮件过来,《尘埃眠于光年》还是个悬疑推理性质的连载,关注点却全放在秋和与叶玄会不会在一起上面,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
至于《8分钟的温暖》,微博里至今有人感慨:最后颜泽死了好可惜。一方面不断催新书,另一方面旧书的结局都没有看懂的读者,我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
有的作者为什么会怒起来说:“我不给小孩子写书。”那种努力付出却没有换得尊重的心情我好像终于明白了。
销量增大了,读者群扩大了,却有越来越多不知所云的小孩子加入进来,心很累的感觉有没有!
即便如此,还是得去咖啡馆赶稿了,至少得对自己和编辑负责。
暖暖对不起,我最近老拖稿。
============================分割线*更正更正===============================
哦呀对啦!瘦腿精油是淘宝“么啊么熊的店”,前几天把名字弄错了。
============================分割线*读信时间===============================
比较成熟的读者来了~↓↓↓
亲爱的茗悠:
你好。
写给你这封信的我现在已经大二了,下半年就大三。
你不知道。我记住你的时候是高二。
……
这次写信给你不是要夸赞你文写得有多好,羡慕你长得多么漂亮,仰望你的学历很璀璨,这些都是大家所知道的。但是因为关注了你整整四年,就像你说的那样,你笔下的人物好像一群朋友,需要的话信手拈来。你对于我来说早就是一个熟识的朋友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故事,那些初中生可能会禁不住羡慕你的路途,但是,他们还不知道,每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别人的轨迹未必适合自己。
之所以要写这封信,是因为我真的很感激你曾给了我一段很美丽的故事。是的,没错。《八分钟》,你认为是一个黑暗系的文,然而不知为什么,我读起来的时候总是很温暖。它给我的感觉是温暖的。记得当时是边听韩雪的《是那夜的风》边看。直到现在一听那首歌就会牵扯着心中的酸涩。大多数人在高中校园里的故事其实真的很枯燥,中国教育现状令所有人深陷其中,上海市的教育还算先进,而其他二三线城市的情况要糟糕到无法想象。那么枯燥的时候,读起你的《八分钟》竟让我开始对生活有了乐观的向往。我想,每一个作者如果知道自己对读者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的话会非常开心的,你也不例外。说实话,即使你觉得残酷的文,我仍能感到温暖,因为,没有温暖就没有残酷。我更喜欢你的短篇。尤其是关于友情、亲情和揭露校园冷暴力的文。那会让我知道你是一个有自己见解,不会为取悦读者一直写所谓的言情。即使你的言情也透露着很多生活中矛盾的情感和哲理。我很喜欢《绿光》,有些军人情结。
刚开始我也像其他中学生很羡慕你,是啊,羡慕。但是后来,我发现你很真实。真实到令我咋舌。我相信没有几个作家把真实的自己告知读者到你这种地步。你有你自己的生活和烦恼。或许,你真的是一个很可爱的朋友。即使你以后不写文了,我想我还是会默默的关注你。
真心的希望你能乐观热情地走下去,快乐幸福。
因为,你是我的心灵知己。
对,是心灵知己。
想起你时,就不会孤单。
这封信,无论你看与不看,我都无所谓。看缘分吧!
你一定知道有些读者真实的喜欢着你这个人。对吧?
回复:
我知道。
谢谢你O(∩_∩)O~,今天真是在非常沮丧的情况下看到了这封信。
其实我是个平凡的人,无论是博客日志还是杂志专栏还是小说,总是在向大家传递一个讯息:如果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就必须认真努力,依赖天赋是绝对不够的。
无论是学业还是写作之路上,在取得小小进步之前,我都失败过很久很久。
今天在邮箱里看到有孩子很苦恼自己投稿给很多杂志都石沉大海。这种时候我就会想把自己开始写作前三年的经历写出来给他看,之所以会总是把真实的自己告知读者,很多情况下是出于鼓励的目的——看我当年还不是很衰,但如果你一直努力,绝不会没有意义。
谢谢你看到《八分钟》的温暖。很多人完全曲解了我写《八分钟》的初衷,我并不是怂恿、宣扬这种勾心斗角。
在《曾有你的天气》我又写了:
学生时代的幸福感大多是在时过境迁后才被深切地感受到——
我们曾经共度的时光,
我们曾经经历的晴雨,
都永远无法再现,
如同太阳熄灭光芒后那最后八分钟的温暖一去不返。
明明有这么温暖的生活,却深陷于嫉妒,去勾心斗角,等到真正失去年少的单纯时,想珍惜曾经却已经不能了。每个人最好的时光就是中学那几年,后来你长大了,工作了,至少会失去身在班集体中那种归属感。
另外,许多发给“猪妞知心姐姐”的邮件,谈自己生活和经历寻求帮助的,也极为欢迎。
以后也会时不时匿了名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因为其实我发现你们大部分的烦恼都相似,没办法每封都回,但是回一个人可能其他童鞋也可以受到启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