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命题作文“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解析

(2009-05-25 23:24:09)
标签:

命题作文

品性

动者

题目

林茂

校园

分类: 作文教学
                      http://bbs.china-shufa.com/attachments/month_0903/0903172239efa3a3ef08179c67.jpg.thumb.jpg

诗词的原意是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是是否明白这点对审题并不重要。我们阅读诗句,诗歌描述了两种状态,而表达的意思实则是一样的,因而在理解题目时,我们只需要把握其中的一句,作为审题的出发点即可。

我们仔细阅读两句诗歌,它们都包含着一种因果(条件)关系,即“水深”‘林茂“是前提,“鱼乐”“鸟归”是结果。因而我们在写作中,必须把这种关系阐述出来,如果只阐述其中一种而忽略了关系问题,那是错误的。因为诗歌描述的是两种具体可以感知的物象,所以我们在审核题目的时候,应该从抽象的角度入手,而在具体的写作中,则最好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达主题,尽量避免抽象的说理,因为观点是抽象的,如果写作再抽象,则容易陷入泛泛而谈的境地。

题目中“水深“林茂”代表的是施动者的行为、举动与品性等,而“鱼乐”“鸟归”代表的是受动者所感受到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在写作中必须强调出受动者明确感受到了施动者所发出的,这才是切合题目的要求的,如果只是强调如上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错误的。如由这句诗,我们想到了一句名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有好的品性,自然会感染别人。我们如果选用这个立意,在写作中就不仅仅要写出前者:即一个人有好的品性,而且更要写出后者:感染别人。在强调“感染别人”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感染,是别人自觉和主动感知到的,而不是强加于他的。即“一个人具有好的品性,别人自然受到感染(动)”这样的立意是正确的。而“我们应当具有好的品性(前提),才能够感染别人(结论一)去感染别人(结论二)把这种品质推广到其他人的身上(结论三)”的立意是错误的。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小的角度入手,如儿女感受到母亲的爱。把这种行为扩大,想到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过60年的发展,祖国蒸蒸日上,海内外儿女归心,这也是可以的。有些同学写环保,即环境变化好了,吸引了鸟归、鱼乐,这只是就题目说题目,只能够算是不跑题。

注意在写作的时候,不要去反面立意,即“林茂鸟不归、水深鱼不乐”,这是错误的。为什么?现在我们先说另外一个作文题目:春来草自青。这个题目可以理解为春来草不青吗?显然不能。这是因为考试的作文命题的观点是即定的,我们的写作是任务不是论证这个观点是否成立,而是去阐释这个观点成立的原因,即阐述草为什么在春天会青。同样的道理,在这个题目中,我们需要论证的是鸟为什么归,鱼为什么乐。

由此推导,鸟归是因为林茂,鱼乐是因为水深。这样逆向推导,也能够写出切合题意的好文章。http://img.boyie.com/img/hzhf/08cp/x/0001.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