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东海日报》发《中元节祭母》


中元节祭母
陆琴华
“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这段话是说到了农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先人的子孙要携带一些水果、肉脯、纸钱等物前往先人的墓地祭扫。我也知道这种做法迷信色彩很浓,对我这个无神论者来说不大合适,可是在每年中元节到来这一天,我还会这么做,以此来表达我对母亲的深切哀悼之情。
母亲是被癌症夺取生命的,享年84岁。那年中元节到来了,我所在的高考复读班提前开学,该如何祭奠母亲的亡灵呢?妻子在电话里对我说:“一心不能二用,你安心教学就是了。”此前中元节到来了,当然,那时母亲还在,我和妻子都要置办祭品,然后再携带孩子到祖坟上祭扫。如今我不在家里了,母亲离开我们了,如何置办祭品?如何祭扫呢?我一时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原来在家里的妻子已经为我操办了这事。可是不知因为什么,远在无锡的我还是有些不放心。母亲生养我们八个儿女,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家里要是炒顿肉了,母亲都是先让我们上桌吃饭。等到我们一个个腆着肚子,抹着油嘴,打着饱嗝,她才上桌吃饭。那个时候盘子里已经没有一块肉了,有的只是盖住盘底的一层浅浅的汁水,还在散发着零星的油光。生活是道饭菜,味道惹人爱,一日三餐,若没个菜就饭,估计再好的米饭都味同嚼蜡吧?母亲朝嘴里扒几口米饭,然后就端起那只盘子,把里面的汁水哗啦一下倾倒在碗里,然后用筷子搅拌几下,就大口大口吃起来。母亲在世时。把她认为好吃的东西都留给我们了,如今母亲不在了,也该好好饱饱口福。在家里的妻子呢?不仅做了红烧肉,还为母亲做了一条鱼。妻子在电话里说她做的红烧肉也好,红烧鱼也好,色香味俱全,保证在阴间的母亲喜欢。
母亲住院期间,我有不少个夜晚住在医院,守候在母亲的病床前,据医生说大对虾对于化疗后母亲身体的恢复更有好处。那时大对虾三四十块钱一斤,而一斤大对虾也不过五六个,我们兄弟几人不仅买大对虾给母亲吃,四个姐姐也是拎着活蹦乱跳的大对虾来看望母亲。再好的东西天天吃,甚至顿顿吃,也有吃腻的时候,有时母亲没了胃口,不想再吃大对虾了,我们一个个就变着法儿哄母亲吃。母亲病危时,一点儿不糊涂,一觉醒来,对我说:“我梦见你舅奶了。”我问:“舅奶跟你都说了什么?”母亲就面露笑容说:“你舅奶问我,我怎么还不回家呢。”我听了觉得不详,就对母亲说:“你是怎么回答的?”母亲说:“我就对你舅奶说,孩子都舍不得我走呢。”我赶紧说:“对对对,以后舅奶再问你,你就说我们不给你走。”可是我的话一落口,眼泪就止不住的下来了。在无锡的我想起母亲化疗后一直吃大对虾的事,我对妻子说:“不要忘了做一碟大对虾啊。”妻子恍然大悟,说:“我犯糊涂了,什么都准备好了,唯独忘了大对虾一事。”丢下电话赶紧上街。时间不大,妻子又回来了,妻子说:“早罢市了。”她就从饭店里买了一碟大对虾。
中元节,是祭奠先人亡灵的节日,那年中元节,我不能亲自上坟祭奠母亲,就面对家乡,面对母亲的安息之地——坟墓,磕三个响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