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陆琴华见报美文
陆琴华见报美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361
  • 关注人气:3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月19日《新沂市报》发《冬日窖番薯》

(2023-12-19 11:37:40)
12月19日《新沂市报》发《冬日窖番薯》

冬日窖番薯

 

 

 

 

阅读量:30

陆琴华

冬天草成垛,谷进仓,窖番薯就成了乡间一道风景线。窖番薯就是挖个坑把收上来的番薯放进去。这个坑可不是一般的坑,有讲究,不能随便找个地方一挖了之。村前村后都有河,一年到头水流不断,在河流附近或者地势低洼处,一般不能挖坑窖番薯。通常番薯要窖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还要朝阳,不能在背阴处。也就是说番薯跟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一样在储藏的过程中不能有任何霉变,否则,就失去了窖番薯的意义。我家和其他人家一样,每年霜降过后都要在自家一块地势很高的地方挖坑窖番薯。传说我所在的村子在很久以前地势低洼潮湿,是个类似于水瓢的地方。有一年发大水,一些大户人家建的围墙倒了,就把低洼的地方垫平垫高了。站在村子中央不觉得那儿高,可是你要是走出村子朝里一望,就跟老鳖鼓起的盖子一样突兀着。本来我家就住在这鼓鼓的“老鳖盖”上,可是父亲要挖坑窖番薯了,还是会低着头用脚量过来、量过去。

我家有六间屋的大院子,而这个大院子的中间又是地势最高的地方,父亲把铁锹往那最高处一插,说:“今年就在这儿窖番薯。”挖坑窖番薯,一般需要两人,父亲挖,母亲就用铁锨把父亲挖地时漏下来的泥土一锨一锨铲起来丢到坑上边。父亲呼哧呼哧挖,母亲就哗啦哗啦铲,时间不大,父亲出汗了,母亲也出汗了。可是他们都不愿意歇息喘口气,而是快马加鞭继续朝深处挖。那时我再过一年就小学毕业了,中午放学,正午的太阳照到了院子里,也照到了番薯窖里。我跳进去,呀,我再长半个头,番薯窖就跟我一样齐了。我站在番薯窖中间,伸开两臂,两手还触不着两边呢,父亲和母亲共同挖的番薯窖又大又深。据父亲说这个番薯窖能窖万把斤番薯呢。我在番薯窖里又蹦又跳,忽然,父亲对我说:“还不快上来,你哥一会儿就要把番薯推回家了。”那时还没有旱改水,一年到头生产队种的不是玉米就是番薯。一部分番薯切成片晒番薯干,一部分则是挖坑窖起来留着冬天吃,留着来年春天吃。父亲话一落口,大哥就推着独轮车吱吱呀呀来到了院子里,车上装满了番薯,那是生产队分给我们家的番薯。大哥的独轮车来到番薯窖前,他握着两车把的顶端,用力往上掀起,哗啦啦一阵声音响起,车上的番薯瞬间倾倒在坑里,也就是番薯窖里。紧接着大姐也推来了一车番薯。瞧着那一个个饱满又几乎没有碰破一点皮的番薯,似乎一个个红色元宝。大哥和大姐你来我往,一个接着一个,很快那个坑就让番薯占满了。父亲说:“行了,开始盖吧。”这里的“盖”就跟平常所说的盖房子差不多。父亲在番薯窖上平放着四根棒,那四根棒分别有碗口粗,也就是盖房时用多粗的棒盖番薯窖也用多粗的棒。几根棒固定在番薯窖上,母亲就把早已准备好了的一捆捆芦柴铺在上面,厚厚的、密密的,严丝合缝,不露一丁点儿缝隙,遮住了窖子里面的番薯。母亲说:“盖土吧。”盖土就是把刚才挖出来的泥土敷在芦柴上,两堆土都敷上去,跟馒头山似的,高大耸立。最后,父亲还在馒头似的山上涂上一层厚厚的泥巴,光滑、透亮,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番薯窖的防雨雪效果。想象着窖里的一个个番薯从今以后要过上了风不打头雨不浇脸的日子,就觉得这些番薯真是幸福极了。

寒冬腊月,北风凛冽,滴水成冰,也许我们吃腻了玉米饼,吃腻了小麦馒头,甚至吃腻了大米干饭,想换换口味了,就准备到番薯窖里取番薯。我拿掉堵在番薯窖口的那团稻草,钻进番薯窖里,里面温暖宜人,一股甜香涌入鼻端,再看看窖里堆着的番薯,顿时感觉到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