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9期《人文连云港》发《一看你就是老师》

(2022-09-20 07:28:14)
2022年9期《人文连云港》发《一看你就是老师》

2022年9期《人文连云港》发《一看你就是老师》

一看你就是老师
  陆琴华
 “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这是方纪《挥手之间》里的一段话。毛主席的这一“挥手”动作意蕴深刻悠远,鼓舞人心,永远定格在热爱和平的人们心中。而旅途中,旅客一句无心的点赞,却能激发我努力塑造自己未来的模样。这源于我乘车时爱上了阅读。
 记得以前我在河南商丘某高考复读学校时,五一假期我乘坐陇海线上的一列火车回家。在商丘上车不久,我就从包里掏出一本书来看。火车到了安徽砀山,上来一位男旅客,坐到了我对面的那个空位子上。我看他一眼,没说什么,继续看书。不知我看了几页,这旅客坐不住了,身子俯近我,说:“一看你就是老师。”看似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语,其实是对我的称赞。我合上书,顿觉有些奇怪,问这位旅客:“何以见得?”这个旅客大致四十多岁,看长相一脸的沧桑,估计他可能做一些体力活。他说:“车厢里那么多人,我发现就你一人看书。”我说:“爱看书的人很多,可是并不一定是老师啊!”这位旅客就说他有个表妹是小学教师,平时书本离不了身,就是节假日了也是看书,说是充电。现在教师,尤其公立学校的教师为了拿个什么合格证,整天忙得跟陀螺似的,待这个证拿到手了,那个证又得去拿,结果一年到头离不开书本。我笑了,就告诉那男人,他们看的跟我看的书不一样,他们为了应付考试,看的可能是一些专业书籍。我呢?看的书都是一些闲书,不是小说就是散文,不是传记就是史话。记得当时我看的是一本关于毛主席诗词评析的书,他要过去看了看,过后还给我,说:“我读初中时学过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到现在还能背诵。”他的话一落口,还真的背诵毛主席这首词了,引得周围人都转脸看他。
 说真的,不论回家,还是返校,我都要随身带本书,有时也会带本杂志来打发时间,祛除旅途的寂寞。有时遇到爱说话的旅客,我就没了看书的兴趣,会加入到他们的谈话当中去。2019年寒假里,我坐上上海开往泰州的火车,我没有座位,只能在过道里站着。一群年轻人跟我一样也在过道里站着。他们有的在上海上班,有的在苏州上班,也有的跟我一样在无锡打拼。我们就某一个问题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忽然有一个女孩子对我说:“一看你就是老师。”以前在车上看书时,有旅客说我是老师。如今我没看书,甚至连报纸都没看,这女孩子怎么知道我是老师呢?那女孩子不假思索道:“你一脸的书卷气。”就说“因为清新脱俗的书卷气,教书人怎能没有书生气?”在这个网络笼罩的世界里,纸质媒体似乎不再风光,我呢?平时还是以阅读纸质文字为主。教学之余,还坚持写作,每年都有上百篇散文或文史小品见诸报端。或许这就是那女孩子认为的书卷气吧。没想到那女孩子又说“因为你的言谈举止中,始终透着一种从容。”是的,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不少人太浮躁、太功利、太实际,以至于为了蝇头小利不惜铤而走险。作为教师的我呢?仍然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渐渐地那些年轻人似乎困了,没了谈话的兴趣。我呢?不由自主又从包里掏出一本书来阅读。
 “一看你就是老师。”每当耳畔响起这句话时,我就会因为我是一名教师而倍感温馨和幸福,也更因为阅读拥有了一颗富足的心灵,当然,我也更会用这句点赞来塑造未来的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