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陆琴华见报美文
陆琴华见报美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194
  • 关注人气:3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日烈士苗旭田》入讯红色基地e起行》

(2022-07-24 16:14:25)
《抗日烈士苗旭田》入讯红色基地e起行》
抗日烈士苗旭田
陆琴华
 小桔灯是用来为行人照路,指明前进方向的,一盏昏暗的豆油灯在一间狭窄、逼仄,甚至破旧的小草屋里闪烁,是因为什么呢?原来这儿正在召开一个紧急而又秘密会议,那就是驻扎在赣榆的八路军某小分队要求武工队摸清盘踞在赣榆附近的日伪军据点,为八路军115师2旅和山东纵队2旅展开赣榆战役拔掉据点,扫除障碍。忽然,一阵风吹来,那盏昏暗的豆油灯灭了,武工队的会议也到此结束了,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八路军战士迅速站起来说:“出发!”带领几个人就消失在夜幕里。这位高大魁梧的武工队队员名叫苗旭田。
 苗旭田出生卑微,祖祖辈辈以种田为生,可是在万恶的旧社会,任他们怎么劳动就是填不饱肚子,到最后苗旭田只好给富人家打长工。有一年过年了,他家好不容易凑点面粉包饺子,待一碗碗饺子端上桌了,地主带着一帮狗腿子来到他家,见此情景,上去就大骂他们一家,说:“你们欠我的钱欠我的粮还没有还清!”那个时候他家租了富人十几亩地,打下的粮食交了租,已经所剩无几了。过年了,他家包饺子的面粉还是从亲戚那儿借来的。他们一家本以为富人骂过以后会一走了之,谁知富人把他家已经端上桌子的饺子都装进袋子里让狗腿子拎走了,一家人抱头痛哭。那时山东鲁南一带,有苗鲁兰、宋鲁兰、唐鲁兰、焦鲁兰、邢鲁兰等五个自然小村。后来八路军来到鲁兰一带抗日,苗旭田就加入抗日的大军里来。那个时候,他已经结婚,还有一个在襁褓里的女儿,他在妻子的支持下毅然成了八路军里的一名战士。他没有上过一天学,没有翻过一页书。来到部队了,他跟睁眼瞎子一般,两眼乌黑。在其他战士,甚至八路军干部的影响下,他渐渐认识了一些字。部队首长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他呢?也能读几行了,也能翻几页了,甚至还能拿起笔来给在家里的妻子写封信。至于苦练杀敌本领更是他的强项。打靶赛高低,他往往拨的头筹。拼刺刀决一雌雄,他也不示弱,经常受到上级嘉奖。通过一夜的侦察,苗旭田不仅把日伪军情况都记在心里,还写在纸上塞在另外一个武工队员的兜里。
 天要亮了,苗旭田等人准备撤回,一位队员在要回去的路上因为一夜未合眼,被前面的石头拌倒,摔了一跤,这一跤,惊动了日伪军的狼狗,狼狗汪汪的叫声,引起了日伪军的警觉,触动日伪军,牵着狼狗一路寻来。当时几名武工队远潜伏在一个土围子里,苗旭田几人开始突围,退到一条两米多高的跟小巷子里,眼看日伪军就要逼近武工队队员,想从原来的路撤出,显然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有一个武工队员在苗旭田帮助下,越过墙头脱险了。而此前那位摔了一跤的武工队队员力图自个翻墙,可连续跳了三次都没有实现翻过围墙的愿望。眼看日伪军越来越近,苗旭田双手一拢,像刚才帮助那队员跳墙一样帮助他。那队员说:“你咋办?”苗旭田个大力不亏,在家时做什么都敏捷麻利,来到部队了,遇河搭桥,逢山开路,甚至有飞墙走壁的功能。一次他外出执行任务,身上的子弹打光了,腰里的手榴弹也扔完了,一群敌人一路追来到旷野。当时地里种着一垄垄山芋。那山芋藤儿都有一两丈长,深一脚浅一脚,给奔跑造成不便,苗旭田像猿猴一样动作灵敏,纵身一跃,竟然跨过九个山芋垄,步步如此,脚脚这样,把身后的敌人甩得远远的,甚至敌人手里的枪也用不上。苗旭田对那队员说:“我有办法。”抱住那武工队队员两腿,顺势往墙头上一送,那队员趁着这个劲儿,才翻过墙头,落到墙头外面。苗旭田见那队员脱险了,吸足一口气,纵身一跃上了墙头,谁知这时日伪军的枪响了,已经跳到墙头顶上的苗旭田应声倒下。赣榆战役结束,人们找到到苗旭田执行任务时穿的衣服,那身衣服血迹斑斑,很明显苗旭田已经壮烈牺牲。而他的遗体让日伪军放出的狼狗活活吞噬了,敌人的凶残和歹毒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人们在他的家乡——苗鲁兰,也就是现在的苗庄村给他筑了一座衣冠冢。
 我读小学和初中时,每年清明节到来之际,学校都要组织我们来到苗旭田的陵墓,祭奠他的英灵。和他一起战斗过的同志都要给我们讲述关于苗旭田英勇无畏的故事,每一次都激发了我们爱国热情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每每想起苗旭田,或者来到他的陵墓前,他的英勇无畏的事迹历历在目,仿佛昨天才发生一样。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我们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虽然苗旭田牺牲七十多年了,他的英勇无畏的事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申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