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庄子二:《庄子·逍遥游》之二《从圣人到至人》
(2011-08-14 21:03:42)
标签:
然疑生庄子逍遥游圣人至人文化 |
分类: 读译评庄子 |
●翻译庄子二:《庄子·逍遥游》之二
从圣人到至人
【关键词】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尧;许由;姑射神人
【原文】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焉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注释】
宋荣子,宋国人,姓荣,有德行,子是尊称。荣子,就像老子、孔子一样的尊称。
列子,郑国人,姓列,名御寇。与郑繻公同时,是壶丘子林的学生。经过修行成仙,能乘风游行。
【翻译】
所以说,才智可以做官,口碑传遍乡里,德行堪做国君,能够统领全国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做得也不错了。但是荣子却付之一笑。整个世界的人都赞美他,他也不会因此更加努力,整个世界的人都批评他,他也不因此感到沮丧。能分清自身与外物,辨别荣誉与耻辱,如此而已。他对这个世界,不会去主动追求什么。不过,虽然荣子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但是他的修为还有待提高。列子乘风飞行,十五天后返回,感觉不错,而且他也不是主动追求这个效果。不过,这虽然免除了徒步行走的劳苦,但是他仍然有所依赖,必须要依靠风的帮助才行。如果能遵循把握宇宙的规律,遵循六气的变化,在无尽的虚空中遨游,又有什么需要依赖的呢?所以说,圣人不在乎名誉,神人不在乎建不建立功业,至人则忘掉了自己。
【原文】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厉而年谷熟。吾是以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汝也。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宋人资章甫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平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杳然丧其天下焉。”
【注释】
尧,五帝之一的帝喾的儿子,姓伊祁,名放勋,尧是他死后的臣民给他的谥号。尧年轻时就有很高的德行,十五岁的时候封为唐侯,二十一岁的时候代替他的兄长而登上王位,国都在平阳(今山西境内),号称陶唐。在位七十二年,将王位禅让给了舜。去世时已经一百二十八岁。
许由,是尧在位时的隐士。姓许名由字仲武,颍川阳城人(今河南境内),在箕山隐居,师从啮缺,食用山里出产的物品,喝河里的水。尧知道他有贤德,要把王位让给他。他听到之后,认为自己的耳朵被污染了,就去河边洗耳朵。这时候另一位大隐士巢父在河边饮牛,认为由于许由在河里洗耳朵而将河水污染了,就赶紧牵牛走开了。许由死后,尧为他修建了坟墓,给他一个谥号叫“箕公”。
肩吾,连叔,都是代有修行的人。
接舆,姓陆名通字接舆,是楚国的隐士,有贤德,与孔子同时代。装疯卖傻,不去做官,自己种地为生。楚国的国王知道他有德行,用两千两黄金、两乘马车去聘请他做官,他都不动心,和他的老婆两个人一起离开了生活的地方,到外地隐居,人们都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世蕲乎乱,世人祈求天下太平。蕲,读作齐,祈求的意思。乱,不是动乱的意思,而是相反,古代的学者解释为治,《左传》中说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帮助他打天下,这个乱臣是指帮他治理国家的贤人,这是乱字的一个特别的用法。
章甫,宋国的一种帽子。宋国在今河南地区,在古代属于中原地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即自己的头发和皮肤都是父母赐予的,不能随便毁坏。《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军队经过一片农田时,曹操下令,不准践踏百姓的庄稼,违令者斩首。结果他自己的马受惊践踏了庄稼,他是首领,又不能死,因此他截下一段自己的头发,作为对自己的惩罚。因为截下头发在古代是很严重的行为,所以士兵看他能这样,就更加信任他了。古人由于留着长发不剪,就扎起来,然后带上章甫一类的帽子。
断发文身,断发,即剪断头发,文身,即纹身。越国在今浙江地区,在古代还是未开化的蛮荒之地,那里的人没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约束,他们不用留长头发,也就用不上章甫一类的帽子。另外,对于越人,还有一种说法叫被发文身,即披发纹身,披发就是披散着头发,不像中原人将头发扎起来,梳理的整整齐齐,所以也不用章甫之类的帽子。
【翻译】
尧想把王位禅让给许由。他对许由说:“太阳月亮出来了,却要点燃小火把,这不是徒劳吗?及时雨已经降落了,却仍然去拿着水桶去浇水,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您如果登上王位,天下就自然太平了,我现在却仍然占着王位,我觉得很惭愧,请您接受王位,由您来治理天下。”许由说:“您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太平了。却让我来代替您,我是为了名声吗?名声只不过是华而不实的东西,我需要这华而不实的东西吗?小鸟在森林中筑巢,不过需要一个枝头的位置,野兽到河边喝水,喝饱了就够了。请您回去吧,王位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厨师虽然不去烧菜做饭,主持祭祀的人也不会去代替他烧菜做饭的。”
肩吾问连叔:“我听接舆说了一件事,大而无当,就像天上的银河一样没有边际,让人找不着北,有点不近人情,我感到很惊讶。”连叔问肩吾:“接舆都跟你说了什么?”肩吾说:“接舆说遥远的姑射山上,有一位神人,长得冰清玉洁,像小女孩一样柔和,吸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乘坐云气,驾驭飞龙,翱翔于天地之间。他的精神很专注,能使世间万物不受伤害,年年庄稼大丰收。我认为他这是胡说八道不可信。”连叔说:“嗯,我听说瞎子不能见识色彩的绚丽,聋子无法领略音乐的美妙。难道只有身体有瞎聋吗?认识也一样有瞎聋啊。这恐怕说的就是你这样的人吧。接舆所说的神人,他的德行,能将万物混同为一体,使天下自然太平。虽然世人向他祈求天下太平,他哪里需要刻意地去努力治理天下呢?这样的神人,外物伤害不了他,洪水滔天淹不死他,天下大旱到使金属和石头都熔化了、山脉都烧焦了,他也不会感觉热。他随便抖落的灰尘,都能造就出尧舜这样的圣人,他又怎么可能去刻意去管理天下呢?宋国人将帽子运到越国去做买卖,但是越国人身上画着各种花纹,头发是剪短的,根本用不着帽子。尧治理天下,天下太平了,他去姑射山去见几位神人,觉得很失落,一下子就忘记了他的天下和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