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1-7黄水避暑(5)--黄水的晨曦和小鸟黄喉鹀

(2021-09-01 08:50:37)
标签:

摄影/原创

重庆石柱县

黄水镇

拍鸟

黄喉鹀

分类: 重庆印象
21-7黄水避暑(5)--黄水的晨曦和小鸟黄喉鹀
1.到黄水来避暑的摄友很多。清晨大都聚集在这里拍摄晨曦和日出。

21-7黄水避暑(5)--黄水的晨曦和小鸟黄喉鹀
2.这种鸟叫做黄喉鹀。

21-7黄水避暑(5)--黄水的晨曦和小鸟黄喉鹀
3.清晨的太阳把养鸡场上的建筑石头打红了。

21-7黄水避暑(5)--黄水的晨曦和小鸟黄喉鹀
4.

21-7黄水避暑(5)--黄水的晨曦和小鸟黄喉鹀
5.

21-7黄水避暑(5)--黄水的晨曦和小鸟黄喉鹀
6.黄水的风电设备也被阳光映红了。

21-7黄水避暑(5)--黄水的晨曦和小鸟黄喉鹀
7.

21-7黄水避暑(5)--黄水的晨曦和小鸟黄喉鹀
8.
      黄水镇位于石柱县东北部,是重庆七大出口之一的东北出口,距重庆主城240公里,距石柱县城63公里,距渝鄂交界处鱼泉口30公里,距正在修建的沪蓉高速公路26公里,距长江水道58公里。地处东径108°25′-108°30′,北纬30°10′-30°15′之间。镇域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37公里,全镇幅员面积157.8平方公里;全镇辖2个居民委员会,5个行政村33个居民小组12415人,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79.8%;地形以山地为主,最高海拔1934米,最低海拔950米,平均海拔1551.4米,0驻地海拔1560米,高原气候明显。

黄水坝原名凤凰山,清初因山幽林茂,积叶化土,小溪水呈黄色而改为黄水坝沿用至今;清乾隆置塘汛, 黄水镇

民国十九年(1930)设镇,1961年5月设黄水区,为区公所驻地,2001年7月撤区并乡设立现在的黄水镇;黄水是石柱土著居民最早居住地之一,孕育了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和古朴纯正的土家文化;境内物产丰富,黄水镇是著名的“中国黄连之乡”、“中国莼菜之乡”,也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的核心林区,森林覆盖率为78%;拥有天然气储量近20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丰富;1994年被四川省列为百个试点镇之一,1997年重庆直辖后列为首批百个试点镇之一,1998年辖区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大风堡林区被命名为市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又被列为重庆市百强镇和百个中心镇之一,2004年被确定为重庆市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生态良好、资源富集、民风淳朴、经济繁荣,是渝鄂边陲重镇。

每到夏天,到这里避暑的全国各地的人大约有30万之多。


21-7黄水避暑(5)--黄水的晨曦和小鸟黄喉鹀
9.
      黄喉鹀(学名:Emberiza elegans)属小型鸣禽,体长约15cm。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雄鸟有一短而竖直的黑色羽冠,眉纹自额至枕侧长而宽阔,前段为黄白色、后段为鲜黄色。背栗红色或暗栗色,颏黑色,上喉黄色,下喉白色,胸有一半月形黑斑,其余下体白色或灰白色。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羽色较淡,头部黑色转为褐色,前胸黑色半月形斑不明显或消失。一般主食植物种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分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和中国等地。21-7黄水避暑(5)--黄水的晨曦和小鸟黄喉鹀
10.

21-7黄水避暑(5)--黄水的晨曦和小鸟黄喉鹀
11.

21-7黄水避暑(5)--黄水的晨曦和小鸟黄喉鹀
12.

21-7黄水避暑(5)--黄水的晨曦和小鸟黄喉鹀
13.

21-7黄水避暑(5)--黄水的晨曦和小鸟黄喉鹀
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