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未名湖与博雅塔。

2.冰面上的鸭子为什么不怕冷呢?

3.

4.

5.

6.

7.

8.
四斋之南,就是大名鼎鼎的未名湖了。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作为一种表征北大的意象而深入人们的脑海之中。
未名湖畔是燕园风景的中心地带,这里有小桥流水,钟亭岛阁,流水长廊,飞檐走扇。其状呈U形,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岛,由桥与北岸相通。湖心岛南端有一个石舫。湖南岸有钟亭、临湖轩、花神庙和埃德加·斯诺墓,东岸有博雅塔。未名湖滋养着一个个充满灵性的景观,使这里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未名湖很静。她安然地躺在燕园之中,周围起伏的地势与湖岸交接形成的流畅的线条,将未名湖勾勒得如同一块温润的软玉。湖畔杨柳依依、曲径通幽,则使她显得更加淡泊宁静。
未名湖被未名北路和未名南路合抱,沿北路东去,漫步湖边,可以体验到未名湖美丽的神韵。风过无痕,水面上却泛起粼粼波光,湖周围树木葱茏,春天鹅黄、夏日浓密、秋季金黄灿烂,季季各有不同,但未名湖的神韵却不会变。
到了冬季,未名湖上坚冰成型,湖面上就是滑冰人的天下了。每天下午,无数校内校外的滑冰爱好者齐聚湖面,偶尔会排成长队,也间或会撞成一团,一时间欢笑声、尖叫声齐齐响起,那青春飞扬的景象,哪还有半点冬日的寒意。
未名湖畔的博雅塔的设计参照了通州的燃灯佛舍利塔。燃灯佛舍利塔初建于北周,后几经毁坏,几经重修。相传是为了珍藏燃灯佛的舍利而建的,塔内供奉着燃灯佛祖的遗骨,并珍藏有佛祖舍利子,故称燃灯佛舍利塔。博雅塔“塔级十三,高二百八十尺,围百四尺,中空”,高仅37米,井深164尺,喷水高于地面十余尺,喷水量达每小时16000加仑(合60560升)。内部结构中空,有螺旋梯直通塔顶,除基座外全是用钢筋水泥建筑,设计精良。据说当时的建筑施工单位因估工不准造成亏损而倒闭,不得不三易其手。由于当时燕京大学校园内的建筑都是以捐款人的姓氏命名的,这座博雅塔主要是由当时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晨光(Lucius
Chapin
Porter,1880-1958,当时居住在美国)捐资兴建的,所以被命名为“博雅塔”。
巍峨的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由于建筑位置的巧妙,在北大内外,梁柱、古树之间,时见它的身影,更增几分秀丽神奇。博雅塔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站在湖畔,纵观着风云变幻,那紧锁的塔门,就像这位老人紧闭的心扉,包含着人生的悠悠岁月。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照片拍摄于2016年12月1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