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僻蹊路,柳暗花明
时间、人手、资金方面的限制自然不必多说——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高标准。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另僻蹊路。光场地的选择就费尽周折,北京的市内市外跑了个遍,但凡沾一点自然气息的,不是设施低端的生态园,就是商业的房地产项目;高尔夫场大片人工的草皮没有一点自然可言;酒店和展馆等大空间场地都因太常规或太工业而被否掉;为数不多的几间环境和设施尚佳的高级会所不是有空间的限制,就是由于过多使用而失去了新鲜感。
后来,偶然间发现了亦庄东区公园的湖畔会所。亦庄这个听上去好遥远的区域,居然是离CBD最近的大片绿化带,公园内的自然景观别致,玻璃质地的会所可以为活动提供基础的区域,户外的水面则给人清新愉悦之感。

挑战也随之而来——要将一个闲置了数月、满是尘土的空仓库装点成一个舒适的Party场所,需要翻天覆地的改造和清理,场地用电、上下水、洗手间、备餐区、桌椅、安保……等需求都远远比常规的商业场所困难数倍。场地和搭建组的同事整日忙碌于清洁公司、剪草公司、灭蚊除虫、流动厕所、水生植物安放、地板装修、公安局和治安大队……等额外的事项当中;由于会场的空间不整和顶棚高度限制,我们摒弃了传统的Truss架,定制了伞状的吸顶式灯架,串成了两个大型水晶灯,以节省地面的空间,同时在美观的基础上保证照明;舞台、座椅和餐台的安排也全部要见缝插针,既要保证场内外至少60%人数的座位,还要营造场地内的流动性和Party气氛。

所有食品都要做外带,摆台采用白色、紫色的花材与水果蔬菜高低搭配,中间穿插灵动的小鱼缸;餐巾纸、餐盘、桌布、座椅包布都是单独定制或采购的,和现场的自然风格相配;植物的应用还体现在几十名路引人员手捧的花球路灯指引牌、现场酒会区的两棵用槐树改造的插满白色兰花的乐活树、以及外地来宾入住酒店发现的藤球礼物等。现场的流动厕所也都被整治一新,来宾看到里面悬挂的常春藤、点燃的柠檬香薰蜡烛,会感觉连上洗手间都是享受。

此次活动的创意点还包括请柬的设计。那知配发的白色小鸟模型,也是经过无数次实验才完成的。起初计划用杂志纸浆,由于模具和灌浆设备的局限而放弃;之后尝试了杂志碎屑做填充物,手感不够好,最终改为用环保的软棉填充。大家最终拿到的小鸟,已经是至少第五个版本了。相信很多人见到这只小鸟,都会暂时放松下来,从心底里面漾出单纯、快乐的感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