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动式”教学之下的作文评价量规

(2007-06-29 19:09:20)
标签:

作文

评价量规

分类: 作文研究

“活动式”教学之下的作文评价量规

“活动式”教学之下的作文评价量规

 

安徽省阜南实验中学(236300)苗臣耿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

    学生在创造性习作后要及时进行评判,明确自己的优缺点以利进步。但部分高中班级人数多,教师教学任务重,难以及时精批精改。等到一段时间后评讲学生已无激情再看满纸“红符号”,只是关注一下分数而已。师生虽很辛苦,但收效甚微。

    基于课程标准和作文评改现状,不妨让学生及时互评互改。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21世纪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实践。让学生互评互改就是培养他们的自学习惯和合作意识,以适应时代要求。

因此,在“活动式”教学之下,我特设计了三大模块、六个活动的作文互评互改方法。

    第一模块:前期准备

    此模块包括学生写作、自改活动和教师预览活动。

学生写作、自改活动是学生用两节课时间就指定话题当堂作文,在交作文前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初步自改。当然一般局限于小幅度修改,如: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不恰当的标点等。

    教师收齐作文及时预览,对比较明显的优缺点做好记录以备点评用,并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好、中、差作文各一篇。

    第二模块:开始行动

    示范引路、分组协作是本模块的两个中心活动内容。

    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评价量规”(见下表。此表依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制定, 60分制),对表中的每一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评改一篇具体的作文作范例。如在基础等级中的前八项是加分办法,每项分值为5分,在评分时对照评分要点酌情给分。在发展等级中,四项只要有一项特别突出就可把20分都放在这一项中酌情打分,其余项不再考虑。笔者单独设计了一项“抄袭”,是为了抵制部分学生抄袭他人作文这种行为。

    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筛选出的好、中、差三篇作文,对照评价量规,师生共同为每项打分,教师对优缺点作点评。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熟悉评改步骤,学会把握标准,提高评判效率”。学生模仿范例,分三人一组对照评价量规对其他同学的三篇作文进行逐一评改。教师同时在教室巡视,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后从每篇作文中至少找出两点优点亮点,以示鼓励。

 

              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评价量规

 

 

                                

 

                                 

 

类别   内容       标准

            

分值

评分

 

40

1.题意

是否紧扣话题,符合要求

+5~0

 

 

2.中心

是否明确、集中。

+5~0

 

 

3.内容

①是否真实。②材料是否典型。

+5~0

 

 

4.感情

①是否真挚。②思想是否健康。

+5~0

 

 

5.文体

所选文体是否符合文体要求。

+5~0

 

 

6.结构

①层次是否清晰。②是否完整。

+5~0

 

 

7.语言

①是否通顺、流畅。②是否富于变化。

+5~0

 

 

8.卷面

①字体是否工整,字迹是否清晰。②是否整洁。

+5~0

 

 

9.错别字

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累计计分。

0~60

 

 

10.语病

一处语病扣1分,扣完5分为止。

0~5

 

 

11.标点

一处错误标点扣1分,扣完5分为止。

0~5

 

 

12.标题字数    

①缺标题扣5分。②字数不足的,每少50字扣1分。

具体而定

 

 

20

1.创新

①见解新颖。②材料新鲜。③构思精巧。④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⑤有个性色彩。

四项中有一项比较突出就可依据该项酌情给分,不需四项兼顾。

 

 

 

2.文采

①用词贴切。②句式灵活。③善于运用修辞方法。④文句有表现力。

 

 

3.丰富

①材料丰富。②论据充实。③形象丰满。④意境深远。

 

4.深刻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有证据确认是抄袭的作文判为零分。

0

 

 

优点、亮点

 

总分

 

 

 

 

 

 

    第三模块:整合展示

    本模块分教师整合展示活动和学生整合展示活动。

    教师把评改好的作文进行整合:评卷出现了哪些问题;本次作文分值大致趋势;本次作文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鉴;还需要哪些改进;哪些同学评改的较认真等。教师把整合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结合教师的展示对自己作文进行整合:哪些部分分值较低;如何提高自己作文薄弱环节;下次作文努力目标是什么等。如果对评分有疑义,可以把自己的作文展示出来,大家共同评判。)(本文作者安徽阜南实验中学苗臣耿)    

       这样三大模块用连续三天时间,熟练以后三个课时就可以解决一篇作文。经过以上活动,学生在互评互改中既达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能有针对性的努力,明明白白提高成绩。学生在熟练运用“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评价量规”的同时,自己也会按照量规要求进行写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在高二下学期经过这样训练后,学生都能就某一话题写出符合高考要求的优秀文章。笔者实验的两个班在高三月考中,作文平均分要比平行班高四五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诚然,在活动过程中可能有其他问题。如一些学生受传统批改方法的影响而不愿意互改;互评互改中三人意见不统一发生争执;部分学生不负责任,随意给别人打分等。办法总比问题多。只要积极想办法,是可以解决的。

 

 

 通信地址:安徽省阜南县实验中学(邮编236300  苗臣耿

电子信箱:miaoyinming1314@126.com

 

作者注:此文获得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006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活动中,荣获贰等奖。后在《考试·教研》(2007年第一期)上发表。如果需要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