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解读:象达的老牌坊

龙陵县象达镇的老牌坊
——老照片的注解
这是章东磐晏欢团队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收集到的一张照片。照片的背面的英文是:
T/SGT. S.L. GREENBERG.
29
JUNE 44.
VIEW THRU CITY GATE ARCH OF WRECKED
BUILDINGS
OF
TOWN OF HSIANGTA, YUNNAN, CHINA, CAPTURED
BY
OF
THE 2ND
CRACK 9TH
THE NIGHT OF 24
JUNE.THIS
FORMER
STRONGLY FORT FIELD JAP TOWN
IS
ONLY 8 AIR MILES FROM THE BURMA ROAD
AT
WHICH IS THE THE NEXT OBJECTIVE OF THE
DIV.
AND
CAPTURE
OPEN
THE BURMA ROAD TO
1944年6月29日,拍摄S.L.BREENBERG. (S.L. 格林伯格)
英文说明:
这座原为日军视为强固要塞的城镇,距离滇缅公路上的芒市城镇仅仅只有8英里(空中直线距离)。芒市将是该师要收复的下一个目标,这座城镇收复后,滇缅公路将可以通往昆明。
戈叔亚注解:云南滇西重镇龙陵一个镇是象达镇(也叫乡),在这里美军照相部队翻译为“Hsiangta
看起来这张照片和英文说明都很正常,但是传递的信息量是极大的。
1.
清楚地介绍了象达小镇在军事上的意义,以及和周边的芒市和滇缅公路的关系,讲明了收复该镇是那一支部队(中国第二军第九师),特别是说明了收复象达,对于收复芒市以及打通滇缅公路的意义。
2.
照片上的说明“这是被战争损毁的城门的拱门”。实际上大家认真看就不是,而是一座牌坊。至于是什么牌坊,牌坊上的字迹完全看不清楚。滇西人都知道,滇西有句谚语是“芒市谷子遮放米,象达姑娘龙陵雨”。绝大部分的人认为这是夸奖象达女人长漂亮,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而是说象达的女人能干!当年在松山搞战场遗址遗迹普查时,我和龙陵县文管所以及保山博物馆研究院李枝彩老师等人看看在一起吃喝拉撒,天天在松山上转悠。休息时,李枝彩就给我们将他小时候的故事,以及家乡象达的故事……象达的大家族云南人都知道,那就是朱家,最有名的是朱晓东,昆明过去最热闹的“晓东街”也就是他家的。然后还有朱家碧、朱家锡……而今天谈得是女人。
3.
象达的女人。明清民国年间,滇西的男人都喜欢闯荡缅甸,开矿做生意甚至打工。而女人就留在家里照顾老小操持家务。那时缅甸已经沦为英国人的殖民地,除了洋纱洋布外,英国的缝纫机也传到了缅甸。外出做工的象达男人挣到钱以后,就想着给家里的女人买一台缝纫机做针线活。这样一来二去,象达的男人看到别的男人买了,自己脸上挂不住,就也买,加之象达原来是滇西通往缅甸的交通要道,在家做针线活的女人也把自己的针线活的衣服鞋子等拿到集市上买,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由于用上缝纫机的象达女人的针线活就更加出名了……
现在又回到照片上的牌坊,我估计,这会不会是象达女人的一个贞节牌坊?当然这也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猜测,到底是什么牌坊,要当地人才知道。
后记:
现在需要说明的是:自从滇缅公路开通以后,象达就开始衰落。而且现在如果要用汉语拼音拼写象达,那也应是“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