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戈叔亚
戈叔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295
  • 关注人气:2,2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老照片:这辆坦克的故事

(2017-06-04 13:47:40)

老照片解读:这辆坦克的故事(副本)

2017-06-04 戈叔亚 阅读 3

在翻阅这些照片时,感觉非常有意思,是一种回顾,回顾我们先辈走过的路; 是一种学习,每看一次就会有新的发现;也是一种对话,和70多年前的士兵对话……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3476132/639e0165222643189f0d0876bec4ec6d.jpg?meipian-watermark/bucket/ivwen/key/dXNlcnMvMzQ3NjEzMi82MzllMDE2NTIyMjY0MzE4OWYwZDA4NzZiZWM0ZWM2ZC5qcGc=/nickname/5oiI5Y-U5Lqa/userid/MzQ3NjEzMg==/sign/b68d2a39e8c34f512fa5b24379d17e8b

这是章东磐晏欢的“国家记忆”团队在美国收集的照片。照片显示一名中国士兵站在一辆被击毁的坦克上,显得非常神气。照片反映的是远征军在滇西战役的胜利,所以许多人不假思索就认为是一辆被中国军队击毁的日本坦克。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3476132/726d234169224dbba986be68cd48ddcd.jpg?meipian-watermark/bucket/ivwen/key/dXNlcnMvMzQ3NjEzMi83MjZkMjM0MTY5MjI0ZGJiYTk4NmJlNjhjZDQ4ZGRjZC5qcGc=/nickname/5oiI5Y-U5Lqa/userid/MzQ3NjEzMg==/sign/b68d2a39e8c34f512fa5b24379d17e8b

美国档案馆的这些照片的背面都有英文说明,这张照片的英文说明如下:

  A Chinese guard standing atop an aged wrecked tank guards the air field at Tapa, China.
Kunming, China 10/11/44
我是这样翻译的:
”站在一辆过去就被击毁的坦克上的中国士兵在守卫着Tapa机场。
昆明,中国,1944年11月10日”
尽管有英文说明,但是要真正弄清楚照片讲述的故事,那还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这张照片,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地名!

”Tapa”到底是云南滇西的什么地方?英文甚至出现了昆明(Kunming)的字样,这样对判断照片拍摄地点会产生很大的误导的。


如果仔细看,这张照片是和反映龙陵,松山一带战斗的照片放在一起的。我也是琢磨了很长时间,突然意识到“Tapa”这个词的意思是“大坝”。
大坝是龙陵县镇安街的一个村,位于龙陵县和松山所在地的腊勐乡的滇缅公路上。因为大坝仅仅是一个村,所以判读起来非常麻烦,除非比较了解龙陵的地名。而按照现代的汉语拼音拼读,“Tapa”也不能解读为“大坝”。
这张照片的 英文说明说,中国士兵站在坦克上守卫“一座机场”。
大坝是滇缅公路边上的一个大坝子,战争时期的机场就在大坝子上。是龙陵战役时,为中国军队提供作战物资的机场,存在的时间不长。现在机场的遗址还在,这不仅仅是当地人,连我都知道。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3476132/61cc9edeee654ec29b8f2a43338ef4b7.jpg?meipian-watermark/bucket/ivwen/key/dXNlcnMvMzQ3NjEzMi82MWNjOWVkZWVlNjU0ZWMyOWI4ZjJhNDMzMzhlZjRiNy5qcGc=/nickname/5oiI5Y-U5Lqa/userid/MzQ3NjEzMg==/sign/b68d2a39e8c34f512fa5b24379d17e8b

  这个是现在手机上的地图,可以看到“龙陵“,“大坝”,“腊勐(松山)”。本来这三个地方有滇缅公路联系着,如今,滇缅公路变成了”乡间小路”了,手机都不显示了。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3476132/157968e3b39a40a7bc4d36d5840f1ff0.jpg?meipian-watermark/bucket/ivwen/key/dXNlcnMvMzQ3NjEzMi8xNTc5NjhlM2IzOWE0MGE3YmM0ZDM2ZDU4NDBmMWZmMC5qcGc=/nickname/5oiI5Y-U5Lqa/userid/MzQ3NjEzMg==/sign/b68d2a39e8c34f512fa5b24379d17e8b

  第二个问题就是对这辆被击毁的坦克车所属单位和型号的判读。
  英文说明并没有明确战车是我军的还是敌人的,但是使用了“aged”(过去的)这个词是非常有意思的。说明战车并不是在1944年下半年我军反攻滇西时击毁的。
  如果把照片放大,就可以在车体上有一个“青天白日”的中国军队的徽号。
  而如果熟悉兵器的朋友也许很容易看出这是二战苏联的“T-26”型战车。照片上炮塔的铁栏杆是天线,也是搭载士兵的护手。
  资料记载,中国在抗战初期就进口了83辆“T-26.1933年型”坦克,其中第五军装备了70辆。这些坦克参加过昆仑关和第一次缅甸战役,由于远征军作战失利,这样的战车损失很多。

这种坦克在苏日哈拉钦河战役中出现过,在解放战争也被解放军俘获过,如今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也有。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3476132/8c7d74b2db4a486b8c6f4975c4d5d7bb.jpg?meipian-watermark/bucket/ivwen/key/dXNlcnMvMzQ3NjEzMi84YzdkNzRiMmRiNGE0ODZiOGM2ZjQ5NzVjNGQ1ZDdiYi5qcGc=/nickname/5oiI5Y-U5Lqa/userid/MzQ3NjEzMg==/sign/b68d2a39e8c34f512fa5b24379d17e8b

  这一张松山日本守军自己拍摄的照片显示的是,日军在松山把缴获的第五军T-26”坦克作为固定火力点使用。"

这些坦克是1942年5月初,日本在滇西的滇缅公路俘获的中国第五军战车兵团的坦克。

所以,英文说明使用“aged wrecked tank (过去就被击毁的坦克)”是非常精确的。

松山老人都知道日军在松山有“铁甲车”,也知道是缴获“国军”的。已故的李正早那时给日军当差,还常常坐着坦克跟着日本人跑来跑去的。

日本老兵回忆录有记载,那时中国溃败的军队甚至组织坦克部队在公路上狙击日军,但是很快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日军突破了……

简言之,这辆坦克是中国第五军的苏式T-26型坦克。1942年5月被日军击毁在这里。到了1944年10-11月,中国军队收复龙陵时,这辆坦克还在这里成废铁了。然后守卫大坝机场的中国士兵就把这辆坦克作为一个观察哨。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3476132/d3e0af8fdef14e20a41bba2f61631ab1.jpg?meipian-watermark/bucket/ivwen/key/dXNlcnMvMzQ3NjEzMi9kM2UwYWY4ZmRlZjE0ZTIwYTQxYmJhMmY2MTYzMWFiMS5qcGc=/nickname/5oiI5Y-U5Lqa/userid/MzQ3NjEzMg==/sign/b68d2a39e8c34f512fa5b24379d17e8b

  就是如今,在松山老百姓家,保留这些坦克履带或者其他部件的人都大有人在,比如青木寨杨德方家的火炉就是这些坦克车的一个驱动轮。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3476132/00befee4275c4cf3b5a34d542b4a7993.jpg?meipian-watermark/bucket/ivwen/key/dXNlcnMvMzQ3NjEzMi8wMGJlZmVlNDI3NWM0Y2YzYjVhMzRkNTQyYjRhNzk5My5qcGc=/nickname/5oiI5Y-U5Lqa/userid/MzQ3NjEzMg==/sign/b68d2a39e8c34f512fa5b24379d17e8b

  上图是第八军在昆明圆通山公园的“松山战役纪念碑”。

  
  这些照片是朋友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好不容易弄来的。里面传递出来的信息很多很多,它们是我们国家的记忆和遗产。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好好解读……
只要我们的眼光在这些照片和背后的文字上稍微停留多一点的时间,一段家乡的历史,就会鲜活地流淌出来……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3476132/3a6e0fccf76b4fc58aaffad915d57ec5.jpg?meipian-watermark/bucket/ivwen/key/dXNlcnMvMzQ3NjEzMi8zYTZlMGZjY2Y3NmI0ZmM1OGFhZmZhZDkxNWQ1N2VjNS5qcGc=/nickname/5oiI5Y-U5Lqa/userid/MzQ3NjEzMg==/sign/b68d2a39e8c34f512fa5b24379d17e8b
阅读 3  0举报

作者:戈叔亚

云南抗战历史民间学者,足迹云南,缅甸,印度所有中国远征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