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手稿真迹解读
——美国国家档案馆见闻
在华盛顿美国国家档案馆里面,有许多的史迪威文件,其中史迪威随手写的小纸条,战争时期都是重要的指令被精心保存,如今也成了重要的史料实在是珍贵的文物。
http://blogfile.ifeng.com/uploadfiles/blog_attachment/1410/67/1814067_14124333313003.jpg
这个就是史迪威手稿和打字正楷
http://blogfile.ifeng.com/uploadfiles/blog_attachment/1410/67/1814067_14124333358784.jpg
这就是史迪威将军手稿真迹。这份要没有翻译解读,这样的手稿非常之多,史迪威平时看来常常用纸条联系,他的纸条就是重要的资料,到了现在就是历史文献和文物。
其中就有这么一条:
http://blogfile.ifeng.com/uploadfiles/blog_attachment/1410/67/1814067_14124335599972.jpg
这是手稿真迹
http://blogfile.ifeng.com/uploadfiles/blog_attachment/1410/67/1814067_14124335631939.jpg
这是手稿的打字稿,
全文如下:
March 9,1944.
TO S.A.C.,20th GENERAL HOSPITAL,
LEDO
FROM STILWELL
VERY SORRY TO HEAR ABOUT ACCIDENT PD HOPEIT WILL
NOT BE SERIOUS PD WE ENJOYED YOUR VISIT COME AGAIN PAREN
MOUNTBATTENFROM STILWELL PAREN AND EYE WILL PROVIDE DIVERS
HEIMET
Maingkwan
3/9
0800
解读如下:
时间:1944年3月9日
以下信息发往:雷多(印度阿萨姆邦),第二十总医院,东南亚司令部
听到这个事故感到很遗憾。希望不是很严重。非常高兴您的再次访问。史迪威发给蒙巴顿。注意保护眼睛。
孟关(缅北)
(早上)八点
解读说明:
1.
这份手稿我判断肯定不是史迪威本人写的,而是手下人代劳的,因为这不是史迪威的手写体,而是手写的正楷,也就是全部是大写。因为有“TO(发往XX某某地方)”的专用名词。所以这是电文或者是电话文的纪录。由于要给人看,所以要用正楷。
2.
发往的地方是雷多(LEDO),这是印度阿萨姆邦的雷多小镇,史迪威公路(雷多公路)的起点,数万驻印军将士就是从这里进出缅甸的。“第二十总医院(20
GENERAL
HOSPITAL)”这个直接翻译,而且也是人人都知道这个医院,我也去过这个旧址,因为这里现在还有一个我们驻印军的墓地。
发往地是雷多,落款是“Maingkwan(孟关,缅北一小镇)”。再看日期是1944年3月9日,那时驻印军反攻缅北打得正欢,所以史迪威在前线不在雷多。所以,这是一份电文。
3.
“S.A.C.”这是比较麻烦的,在中缅印战区这个缩写用得不多,这个就要看全文,文中提到蒙巴顿(英国亲王路易斯·蒙巴顿是盟军东南亚总司令,东南亚司令部的缩写就是(S.A.C.)。
4.
第二十总医院的简史写过蒙巴顿在视察时,眼睛出了问题,然后专门到美军的第二十总医院看病。由Hajor Harold
Scheie少校来治疗的。医院由289个建筑,162个帐篷,73,000伤病员。蒙巴顿是亚洲盟军最大的官,医院给他看病很荣耀,所以写进简史。至于什么时间,什么原由,简史没有说。
5.
史迪威在前线听到蒙巴顿到雷多(史迪威的总部),而且出事故,我估计就车祸,因为用的是“ACCIDENT(事故,车祸)”一词。也可以推测就是这个车祸使得蒙巴顿的眼睛有点问题,所以去看病,所以史迪威发电慰问。
判断原始文件,熟悉外文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
1.
熟悉这段历史,不是熟悉重大事件,而且对于看起来是小事情的“逸闻趣事”也要熟悉;
2.
必须熟悉专用词汇和缩写,这就需要大量阅读原文。有了积累才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