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远征军出国作战七十周年
在一个观念急剧变化的今天回忆过去是非常有趣的,似乎历史的结构出现了易位,岁月可以重新组合,山河也能重新排列,丧失的记忆开始复活。使得那些看惯了的、不曾注意的过去或者过去的某些方面重新具有魅力,并赋予新的含义。
20万滇军的出征,几百万人涌入的“北方大撤退”,昆明成为了“民主堡垒”,日本飞机的轰炸和“飞虎队”的出现,滇缅公路的开凿,以及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无论是地面的还是空中的国际通道的关闭开通、再关闭再开通;远征军的出证……这些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云南人最容易记住的“故事精选”。其中远征军的故事最为人们传诵,因为浩浩荡荡远征缅甸的中国军队在经历败走野人山的惨剧、惠通桥的危急、整个中国大后方的动摇之后,经过兰姆迦和云南各地的厉兵秣马,开始了缅北、密支那、松山和腾冲的胜利,最终是两支远征军的会师和史迪威公路的开通……
中国远征军在滇缅印的抗战,是整个中国人在抗日战争中的缩影,这就是从战争开端的惨败到战争后期的完胜!是引人入胜的故事中最理想的开始和结尾,堪称经典。
无论战争的经历多么曲折漫长,无论战场多么庞大,线索多么繁杂,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一条简陋破碎的公路,围绕着给前线输送物资的生命线进行的——这就是云南人民用双手抠出来的滇缅公路以及最后延伸成为史迪威公路。
并不是所有试图对战争施加重大影响的努力、甚至也不一定是代价最大的军事行动就是最卓有成效的。在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摆在中国人面前的真正能够影响全局的抉择是很少的。但是中国人却抓到了一个,这就是滇缅公路的开凿。
以昆明为终点站的滇缅公路,最先是为武资匮乏的中国军民提供海外抗战物资的,但是它的出现,马上就使战局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滇缅公路使得日本人远离中国腹地,同时又引发了和英美的直接冲突。日本人为了切断滇缅公路,既拉长了战线又四面树敌,为其后来的覆灭埋下了祸根。事后看来,当时决定开凿滇缅公路,就像是虚弱疲惫但老谋深算的中国人为引诱狂暴骄横的日本人一步步落入灭亡陷阱所精心设置的一块诱饵。
纵观中国远征军在中缅印战区的作战,也许可以说是一场和雨季赛跑的战争。
1942年3月8日,失魂落魄的英国人像过街喊打的老鼠逃出了仰光。那个时候英国人在和雨季赛跑,希望在泽国一片的雨季到来之前翻越群山,爬出莽莽林海。他们把一路马不停蹄从大老远赶来的中国部队当作掩护他们撤退的救兵。而打了四年仗、已经疲惫不堪的中国人拼出了血本派出最精锐部队,远离家乡来到异国和大英帝国组成盟军,本来是巴望守住这个通往中国的唯一出海口。在完成了英国军队几百年历史上罕见的900英里大溃逃的英缅印殖民军,在最后钻出缅甸森林来到印度之前还是淹没在5月的暴雨中,而在最后阻击日军的中国远征军却被困在汪洋一片的热带森林中,直到8月才从湿漉漉的野人山下来,几乎全军覆灭……
1944年4月,得到重新装备的中国驻印军主力被日军纠缠在狭窄的缅北胡康和孟拱谷地而施展不开,眼前着令人生畏的雨季又要到来。史迪威只好冒险用大兵团深入敌后百余公里突袭密支那机场,其目的就是为了赶在雨季之前把战场引向开阔的平原。
与此相反,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敦促威逼之下于5月11日中国远征军发动的怒江反攻,导致了松山和腾冲战役在泥泞中进行,增加了作战的困难和士兵的伤亡。
同时,日军进攻印度英帕尔的战役中因为雨季的到来而陷入灭顶之灾。最后在1945年5月,英国皇家战车在通往缅甸首都仰光的公路上碾压着日本残兵的尸体一路南下时,预示着雨季来临的雷声又在远方群山中隆隆作响……
中国远征军在滇缅印的抗战,是整个中国人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个光辉典范,这就是坚忍不拔任劳任怨的中华民族只要坚持到最后是可以看到胜利的曙光的。用史迪威将军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只要给予吃苦耐劳的中国士兵良好的装备和训练,那么他们就可以和世界上最好的士兵媲美!记住,训练和装备也是很重要的。
时代在变、公路在变,昔日的战场也在改变,但人们对中国远征军的感情却难于改变。“中国远征军”不仅仅是一个过去的名称,而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一个夹杂着失败与胜利、悲哀与喜悦的永远值得回忆的时代的标志......
如今我们沿着这条滇缅公路或者史迪威公路旅行,仍然可以寻觅那个时代的踪迹:这条流淌过汗水、泪水和血水的路有的地方仍然坑坑洼洼,劳工筑路的镐迹依然在怒江路边依稀可见,人们仍然愿意去摸一摸惠通桥斑驳的铁锈和伤痕。松山的坑道仍然在讲述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这里任何一寸土壤都被战火烧炼熏焦、被鲜血渗透浸泡。在边陲重镇腾冲原英国领事馆,密集的弹痕如浮雕依然镶嵌在残垣断壁上;在今天的缅甸,同古车站的铁柱仍然可以看到弹孔;八莫的日军地堡残骸仍然在散发臭气;密支那车站旁的居民区还有“孤魂野鬼”,这里曾经是中国第十四的墓地。在遥远的印度兰姆迦,驻印军的营房住着裹头巾的印度锡克族士兵、在雷多小镇,中印油管变成了电线杆……
还有年过古稀的老兵在异国他乡望眼欲穿盼望着祖国的呼唤,在缅甸各地被捣毁的远征军墓地和野人山仍然流传着“闹鬼”的故事。老兵希望回家,而死去的“鬼魂”也希望回家。缅甸人说“闹鬼”,在我们看来,那是我们死去的远征军士兵在哀嚎哭泣,他们想回家,他们想要我们这些“不孝子孙”把他们带回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