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老兵
(2009-12-21 17:41:27)
标签:
寻访老兵杂谈 |
老兵许洪川和他的孙女
寻访老兵(第二阶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c5b67a0100ga0r.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a32150100gzc7.html~type=v5_one&label=rela_prevarticle
腾冲冬天的阳光仍然明媚,照得腾冲著名的侨乡和顺的大地暖洋洋的,这位老人现在居住的地方是旅游区和顺外的一个村子。
我们来到这里时,老人不在家。孙女已经出嫁在外,今天是回娘家探望,她说许老先生肯定是在外面和其它老人闲聊晒太阳。然后孙女就带着我们到外面去寻找,找到老人后,孙女和爷爷手牵手地回来了。腾冲干部小田告诉我们,尽管老人家庭并不富裕,但是仍然也过得去,特别是老人的子女对他很好。
和顺乡写生的学生
赵嘉兴,
83岁,云南腾冲人
1944年入伍中国远征军长官司令部参谋处参谋参加收复腾冲抗日战争。辽宁海城起义参加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16兵团50军,参加平津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离休干部。现居腾冲和顺。(网站资料)
老人家就在和顺的旅游区里。这位老人的生活比较困难,主要是老伴去世,女婿和唯一的女儿离婚。这位女儿有病,无法照顾老人,孙子在年高中。
但是老人对抗战的经历记忆不清。主要谈的都是参加解放军的事情。
现在居住在腾冲县腾越镇洞坪村五社。
这位老人的生活情况比其它的老人稍微困难许多,据周边的邻居和了解老人情况的腾冲关爱老兵的朋友反映,老人的问题出在子女身上。最爱老人的女儿出嫁了,无法时时刻刻照顾老人。现在的这个儿子过去并不好好工作。有些朋友给他介绍了许多城里的好工作,但是他都没有怎么好好干就走掉了。有一次甚至是没有1500多元的盖房子的工作。他对老人照顾不周。我们去寻访的时候,这位儿子一再表示时候有困难,房子没钱盖不起来,也表示会好好照顾父亲的,他说每月如果有150元给老人就好了,(其实我们知道,社会上资助老人的资金是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的)。他说他们子女不会把社会关爱老人的钱自己拿去使用的,但是在我们带着老人上车去外面吃饭时,我们看到儿子试图把社会上委托我们给老人的钱拿走。我们带着老人出去吃饭是我们看到老人当着儿子的面不敢把自己目前真实的情况告诉我们。
当老人听说深圳的关爱老兵的李明辉先生希望在腾冲专门为老兵建立敬老院时,迫不及待地表示愿意去,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还说他也许等不到敬老院建立起来的那个时刻就走了……
张庆斌
蓝天把社会捐助的钱给老人
黎晓唯和老人
张体留
(原名刘克强),原籍四川,现定居腾冲清水乡芭蕉关。80多岁。被抓当兵编入预备二师,从1943年开始在腾北打游击,并参加1944年5月的滇西怒江反攻作战,他随部队第六团从栗柴壩渡江一直打到腾冲县城收复,大大小小几十次战斗,可谓经历过腥风血雨的战斗。头部负伤。后来上门在腾冲芭蕉关至今。
老兵张体留(右)和余戈在腾冲郊外来凤山日军阵地遗址。
来凤山日军阵地
来凤山文笔塔,战争期间,这里是日军一个阵地。
从左至右:张体留、腾冲文化老人毕世洗、余戈、腾冲宣传部田丽华
腾冲原英国领事馆(腾冲战役遗址)。
周有富
周有富不久前我也采访过,今天再次看望老人,老人和他一家显得非常高兴。这位老人很会讲自己的故事,精神比第一次来时好多了。他的儿子和儿媳对他也非常好!
老兵周有富一家其乐融融。
李华生,
87岁,原籍贵州湄潭县农村,现在居住在腾冲清水乡良盈村蒲家寨。12岁被抓当兵,编入预备第二师,参加第一次入缅作战。滇西怒江反攻作战。为团部马夫,在腾冲收复战役中,曾经骑马引诱敌人暗藏的火力点射击。战后流落腾冲上门。原来子女对他不好离家出走。现在子女悔过把老人接回家。生活还好。由于被抓当兵还小,不知道家乡地址没有回过老家。现在贵州热心人帮助找到老家亲人。
这位老人我多次采访。
李华生现在的家乡腾冲腾冲清水乡良盈村蒲家寨。
村寨古韵犹在
11月16日
李儒,
又名刘彬儒,85岁,原籍四川,原远征军第71军排长,松山战役负伤转后方医院治疗,痊愈后落籍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金鸡一村务农。丧偶,无固定收入,家境清贫。
方军和李儒老人,他们是老朋友
察看伤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