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缅甸行3

(2008-04-03 23:20:45)
标签:

缅甸行3

杂谈

 缅甸行3

缅甸行3

史迪威公路

南坎——八莫(Bhamo

2008227

 

    离开南坎的大佛,我们就该赶往八莫了。

    从南坎到八莫,大约就是50英里的样子。缅甸的好朋友Khine说,这是最难走的一段路。这段路程可以说是我们真正踏上了史迪威公路了。

    史迪威公路和滇缅公路一样,有些部分是真正在根本没有路的情况下开凿的,而有些地方是原来曾经有的。从南坎——八莫——密支那,甚至离开密支那再往北走很长一段路程,都是原来就有的。美国工兵是在原来公路的基础上修缮拓宽改造的。

 

 

 

缅甸行3

    50多年过去了,战争过去了,史迪威公路也消失了。现在这里成为了缅甸偏远的边疆地方公路上。从南坎到八莫,也就是从掸邦到克钦邦。由于两个邦之间的公路最差,而掸邦内部,或者克钦邦内部的公路甚至也比这里的公路好一些。所以我可以推断,这两个不同的民族的邦之间的关系也许并不是特别的好。当然也有另外的可能,那就是连接这两个邦的公路的资金在邦的内部很难筹集。缅甸行3

    无论怎么说,这里的路面的确是非常差的。路面的柏油完全脱落,裸露出了石头,而且非常奇怪的是,这些裸露的石头都是尖状的部分在上面,好像专门就是为了来为难路人的。所以国家地理杂志的陈志文说这是“狼牙路”。这是有道理的。

 

缅甸行3

    大约是2000年,我和中央电视台的罗威曾经就坐车走过这条路,现在看来路面完全没有变化。原来我认为,路面自从美国工兵在战争时期铺设到现在就出来没有修缮过,现在我认为这样的判断是不对的。缅甸人铺设过才想这个样子的。他们没有钱,又是连连战争,而且他们铺设路面的工人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做事又马虎……

 缅甸行3

    从沿途可以看出,掸邦和克钦邦是有一些区别的。掸族就是中国的傣族,或者是泰国的泰族,这个民族在东南亚是比较发达的农耕民族,沿途仍然可以看到在水田里面劳作的人。二月的缅甸,已经开始插秧了,而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气候仍然比较寒冷,还要等到五月份才到插秧的季节。掸族人的农舍也要稍微好一些。

    到了克钦邦就显得更加蛮荒得多,大量的土地都仍然是原始的处女地,根本没有人耕种。茂密的野生植物四周疯长,不过,森林没有了。森林也许都被砍了卖给中国人了……

 

 

缅甸行3

 

 

里程碑上写着:MDY(曼德勒)333(英里)

              BMO(八莫)37 (英里)

              MKA(密支那)131(英里)

    人烟很少,即使有人烟的地方,也是稀疏散布者一些破破烂烂的茅草屋。中国人来到这里,看到这些景色,也许不免流露出一些贪婪的目光。在中国,可以利用的土地几乎是全部利用成为了庄稼地。中国人人口多,农业又非常发达,有时候我想,中原地区的农业在1000年前也许就比这里现在的农业还要发达!!!

    东南亚和其他的地方不一样,这里的土地和气候还适合植物的生长了,这些野生的植物也许许多都是适合人食用的,甚至适合懒人食用。人也就懒了下来。国外有的观点认为,早期的人类的文明首先是在温寒带的地区发展起来的,热带地区植物已经适合动物食用的植物太多,造成了可能成为文明的人类的懒惰;而寒带生存条件又太严酷了,人类终身忙碌用来寻找食用,根本没有一点闲暇的时间可以被人类用了思考改进工具和生存的环境。而温寒带的人类,尽管寻找食物并补容易,但是费劲仍然可以找到,人们添饱肚子后,往往还会有这么一点点闲暇的时间。人们就利用这个时间来思考改造工具……文明就开始了。所以,世界最早产生文明的地带都是在北回归线这一代的温代地区;黄河流域文明、恒河流域(印度)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文明、尼罗河下游文明、还有欧洲爱琴海(希腊)和亚平宁半岛(罗马)文明以及南美的玛雅文明也许都是这样的。

 

    缅甸是二战的遗产

 

缅甸行3

    我这样说首先就是缅甸的桥梁差不多90%以上仍然是二战时期的美国军用铁桥,而铁路桥梁仍然也是这样。二战期间,缅甸几乎每一个角落的桥梁都被炸毁了几次:中国远征军和英国殖民军在1942年的失败时炸毁了一次;日本人失败时又要把他们修复的所有桥梁炸毁,这是在1944年和1945年。然后美国人和英国人收复失地时还要再假设一次……

     战争结束了60多年,缅甸仍然是连连战争,民族割据和闭门锁国政策,所以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在改造修缮二战后期盟军最近遗留下来的这些桥梁。

 

二战桥梁和闭门锁国政策之关系

 

缅甸行3缅甸行3

    毫无疑问,缅甸全境所有的公路和铁路桥梁90%以上仍然是战争遗留下来的,而且是战争后期盟军修建的。也就是说,差不多都是1945年修建的。到现在已经60多年了。如果请教桥梁专家,测量出这些桥梁的最后的寿命不是很难的。

    如果说缅甸的全部桥梁都是在一个时期修建的,那么他们最后不得不报废的时间也就是差不多一个时期。在未来的一个我们所不知道,但是桥梁专家可以测定出来的特定时期桥梁肯定将不得不报废,而且是缅甸境内的全部桥梁必须一起报废!!!这个时期的意义就不是一个更换桥梁的工程问题了,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也就是说,政府有能力拿出全部更换缅甸境内所有的桥梁的资金吗???如果不能,桥梁仍然到了那个也许就是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坍塌的,这样的坍塌报废是全国性的。根据一般的政治,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在全国公路铁路交通彻底瘫痪后还能支撑下去,也没有一个大脑正常的政府在他们有充分的时间预测到桥梁报废前夕不采取办法!

    这个办法是什么呢?缅甸政府无论如何是没有能力自己更换全部的桥梁的,那么就要请国外。你没有钱,外国怎么帮助你呢?那么你就要出让你手里可以掌握的资本。这些资本是什么呢?

——可以出卖的资源

——可以出卖的政治。这个政治是什么呢?那要看有能力有兴趣来帮助你更换桥梁的国家需要什么?!

    首先,不提任何条件在无私地帮助缅甸的国家我认为现在彻底没有了。

   如果是中国,我们有这个能力在缅甸无法支付现款的能力下帮助完成吗?也许有这个能力,那么中国就会有以资源作为交换。缅甸政府用了交换更改桥梁的东西,资源也许将完全出卖整个缅甸。

    另外就是西方,如果西方出来帮助。那么他们对资源的要求仍然是不够的,这是西方的价值观念的问题。他们会提出缅甸的政治改变的要求,这很有可能就是要求缅甸改变政治现状,全部开放和进入民主进程!!!

 

    缅甸的前景有可能面临巨大的变化甚至是彻底的变化!!!从地缘政治的观点看,缅甸面临投靠西方的可能性,因为这样,他可以用来防范中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缅甸行2
后一篇:缅甸行4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