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戈叔亚
戈叔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216
  • 关注人气:2,2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格瑞夫医生1

(2007-08-06 21:14:45)
标签:

西格瑞夫1

西格瑞夫医生1 

寻找一位白求恩式的外国医生——戈登·西格瑞夫医生(Dr. Gordon Seagrave)的资料

?/P>

图片说明:西格瑞夫医生(Dr. Gordon Seagrave)在缅北自己的医疗队为中国伤员看病。

 

?/P>

图片说明:西格瑞夫医生和他的缅甸护士在缅北丛林。

 

 

日记

2007年7月20日

    在研究中缅印战区的历史时,从许多国外和零星的国内资料中,常常看到这样一个名字:

戈登·西格瑞夫医生(Dr. Gordon Seagrave)、西格瑞夫的缅甸护士、西格瑞夫的医院以及西格瑞夫的医疗队这些字眼。

    这些年来,我对这位二战时期的美国医生的情况大致了解如下:

 

1.美国传教士,战争前在缅甸南坎开了一架教会医院(这个医院现在还在,还是教会医院)。教会医院一般就是给穷人看病,不收钱。

2.滇缅公路修筑时,他的医院几乎成了中国工人的职工医院。

3.中国中央飞机制造厂在雷允时,他的医院又成为了飞机制造厂的职工医院。

4.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时,他为远征军服务,失败后他的医院和护士跟随史迪威撤退,他们没有走野人山,而是到印度的英帕尔,然后到蓝姆迦,仍然为中国驻印军服务。

5.驻印军缅北战役时,他的医疗队始终和中国的38/22师在一起,成为了中国驻印军的前线医疗队。

6.他的医疗队马上调到密支那,就在密支那机场建立医疗队,在那里他们冒着日本人的炮火一直坚持抢救伤病员,非常出色。

7.最后他的医疗队随着驻印军一同打到了他原来的医院——南坎医院。他又在南坎的废墟上恢复了医院。现在这个医院还在。他的医院一度成为了18师团的司令部,美国人要轰炸医院时,还特别向他道歉。现在医院可以去拍摄,墙壁上还有弹痕。战后他一直在这个医院,一度被缅甸政府抓起来坐牢,后来释放,最后死在那里。

8.战争时期,他和他的医院,医疗队,缅甸女护士在美国人、英国人和缅甸人中间非常非常有名,几乎任何有关的美英书都要提到他,他和史迪威的关系很好。美国人英国人每次从史迪威公路路过时,都要专门去南坎医院看望他。但是非常奇怪,在中国几乎没有一个人认识他。我认为他绝对是一个白求恩式的人物。他为中国的抗战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中国人居然不认识他,相反在西方又非常有名,这样我想“发现”他。他是最具备“发现”的人物:为中国抗战做了无数好事,在当时中缅印战区的美国人、英国人中间就非常出名,但是至今中国人完全不了解。

9.他最有名的书是《缅甸外科医生的返回》,我有这本英文版的书,里面主要是说他和医疗队跟随驻印军沿着史迪威公路打回来时,他的医疗队就是中国军队的医疗队的故事。对野人山中国军队撤退时遗留的尸骨的描写非常可怕。还有对密支那战役的描写也非常详细。另外,我这里还有英文中有关他的大量报道。但是中文资料,中文网站却几乎完全没有他的情况。我这里也有大量战争时期有关他的照片。南坎他的医院我也去过,很容易拍摄。

10.他的一个儿子现在是一个非常非常有名的作家,写的书都是和中国抗战有关,可惜都没有翻译。有一本叫做《宋家(宋子文一家)王朝》。还有一本好像是《日本人掠夺的财宝》,叫做《黄金武士》,网站上好像有节录

 

     于是,我开始了对他的探求……

戈叔亚

 

 

 

    我目前对一个叫做Dr. Gordon Seagrave的医生的情况了解就多一些。这个人绝对是一个白求恩式的人物,在西方(至少是在美国英国和缅甸)是非常有名的。英文网站他的资料很多,但是中文网站几乎没有。所以我感觉中国人比外国人更加应该记得这个人。下面是我过去写得一点有关他的情况。

 

戈叔亚

 

 

 

7月24日

   2001年,我和中央电视台教育·探索频道的罗巍编导为了为拍摄《滇缅公路》片子到缅甸考察,在南坎,我专门去了一下向我们的导游,一位缅甸南坎的华侨小姑娘打听这家医院,她想了一下说这家医院还在,而且仍然是教会医院。并且专门强调说,这家医院的建筑是用鹅卵石建造的,很特别。

    以下是我当时写的记录……

 

 

?/P>

照片说明:现在的缅甸南坎教会医院,也就是原来的西格瑞夫医院。

 

南坎·希格瑞医院

如今,凡是到瑞丽旅游的中国人,花一点钱就可以到缅甸的南坎做一日游。正如医生所说,南坎的佛寺和佛像非常有名。不过中国游客一般都忽视了到南坎一个小山坡上去看一看一家教会医院,也就是医生所说的“希格瑞医院”。

我在前面提到过到希格瑞医生和他的医院,在国外的知名度和在中国的无名度都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我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巨大的差别。本来我们中国人是不应该忘记他和他的医院的,因为他们像烙印一样深深地留在了我们中国抗战的历史中。

早在战争爆发前,这位在缅甸出生的美国传教士就在南坎就创办了一家教会医院。在修筑滇缅公路和中国中央飞机制造厂从杭州的笕桥搬迁到云南边境瑞丽的雷允时,这所医院几乎成了公路和工厂的“职工医院”。飞机制造厂为了表达对医院的谢意,还特地邀请这所医院美丽的缅甸护士小姐乘坐飞机在空中兜风。1942年,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医院随即成了中国军人的战地医院;盟军作战失败后,希格瑞医生毅然带领着他娇小的缅甸女护士跟随史迪威和中国远征军新38师长途跋涉逃到印度。以后无论是在中国远征军驻印军的训练基地蓝姆迦(Ramgarh),还是在驻印军反攻北缅,希格瑞医生和他的医疗小分队始终都是和新38师在一起,成了中国军队的专用流动医院,直到这支部队收复了南坎他们才留了下来。

在前线,希格瑞医生和他的医疗小分队都是最受欢迎的人。无论是中国人、印度人、美国人还是英国人,大家都像护士姑娘一样称呼希格瑞医生为“我的老爸(My father)”。虽然姑娘们努力把自己打扮得像男人:把头发塞到军帽里、身穿着鼓鼓囊囊的军服、脚上套着大得像航空母舰那样的美军翻毛皮鞋。但是在前方这几乎全部是男人的世界里,她们仍然非常显眼。美国黑人工兵、印度民工、克钦游击队战士和中国士兵往往会凑上前仔细打量这支奇怪的队伍,然后会怪叫一声:“我的天!他们是女人!”顿时这里就会欢呼起来,大家马上放下手中的活儿把她们围得水泄不通,有的甚至会把帽子抛到天上。只要姑娘们提出要求,小伙子们哪怕豁出命来也不一定可以得到为她们效劳的光荣;枪伤和疾病在身的大男人,只要看到她们或者纤细的小手触摸到他们的脸,伤病也就好了一半……当时人们是这样评论她们的:“在缅北前线和利多公路上,要穿越丛林和高山,弱小的缅甸女护士具有的坚韧毅力、不屈不饶的精神和对别人的体谅赢得了赞誉。”在中国远征军驻印军中,只有数千人从1942年缅甸战役失败到1944年反攻缅甸的两次战役中穿越了令人生畏的缅北原始森林,比例只是总人数的1/10。而同样具有这两次难忘经验的女性恐怕就是这些缅甸护士了。

1950年代初期,独立后的缅甸政府以“协助叛乱分子”的罪名判处希格瑞斯医生6年徒刑。从大牢里面出来后,希格瑞斯医生一如既往地回到南坎再次重建自己的医院。1965年,医生在缅甸去世。令人欣慰的是,伴随医生到最后的是热爱他的护士和家人。

在南坎的希格瑞医生的这所医院同样也是值得我们中国人永远记住的。这所医院的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如同它的光荣历史一样都是非常特别的。记得我在缅甸无论问任何一个人,他们都知道这所医院。我像当年来到这里的盟国士兵一样,无论如何也要到医院去看一看。今天,中国苦力用鹅卵石建造的医院仍然保持着当年的风貌,甚至战争留下的累累弹痕都依稀可见。历史记载,美国飞机要轰炸设在这里的日本军野战司令部时,事先都要客气地和希格瑞医生打个招呼,说一声对不起。

令人惊奇的是,这所建筑今天仍然是医院,而且仍然是一家教会慈善医院,这在今天政治封闭的缅甸是非常罕见的。在今天的缅甸,拍摄任何官方和公共设施都是不允许的,除非得到军方特别许可。但是当完全不懂中文的医院护士小姐感觉你的语言中有“希格瑞”的发音时,你会发现泪水即刻就湿润她们的眼眶……这样,军方特别许可也就不需要了,这在今天的缅甸更加罕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萨伏岛海战
后一篇:慰安妇记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